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改区)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改区)

ID:10152389

大小:240.4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改区)_第1页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改区)_第2页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改区)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0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改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10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广东文综·T5、6·8分)读“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1、2题。020406080100占全国比重(%)水资源总量人口总量耕地面积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西南区图2GDP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来源:学科网]【命题立意】本题以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

2、水平区域差异为背景,主要考查“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准确读图。解答该题需要了解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规范解答】1选C2选B第1题,读图可知,人口数量最多的区域是南方区,经济总量最大的也是南方区,所以C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北方区水资源比重低,但人口数量大、耕地面积多、经济总量较大;西南区水资源丰富、人口较多、耕地面积较多,但经济总量较小。因此这两个区域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所以B正确。3.(·广东

3、文综·T40·26分)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9)。材料二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图10)。(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洲和洲。(4分)(2)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为,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该货轮航行7抵达纽约(西五区)。此时,纽约的区时是6月日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10分)(3)~,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约占全国

4、排放总量的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总体呈趋势。(4分)(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02排放?(8分)【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商品出口和出口商品生产的C02排放为背景,主要考查洋流运动、时间计算、地理信息技术、C02排放与经济合理发展措施、判读和分析图表信息等。解答该题的关键是两幅图中以图形语言所呈现的地理信息,解答该题首先需要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要重点掌握洋流运动规律、国际日期变更线、区时计算、GPS、节能减排措施等相关知识)【规范解答】(1)通过阅读图9我国出口商品的方向及

5、总额即可判断,我国商品出口主要地区是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等。(2)图示甲海域位于北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经过该区;乙海域位于西北大西洋,墨西哥湾暖流流经此处。时间计算的问题要注意轮船起航的地点(东八区)时间、轮船抵达地点时区(西五区)、航行的时间7,这样就可以直接就算:5月8日21时+7-(8+5)小时=6月7日8时(由小时换算成天数时要注意5月份是31天)。航行中的飞机、轮船都需要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导航。(3)读图可知,~,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3%左右,约三分之一,且碳排放呈逐年上升趋势。(4)在我

6、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技术革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清洁能源的等方面来减少CO2排放。【参考答案】(1)北美欧(2)自西向东暖流78GPS(3)三上升(4)①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②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③更新生产设备和工艺,节能降耗;④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教学资源网www.jb1000.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