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及其抗震结构分析

建筑抗震设计及其抗震结构分析

ID:10173821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2

建筑抗震设计及其抗震结构分析_第1页
建筑抗震设计及其抗震结构分析_第2页
建筑抗震设计及其抗震结构分析_第3页
建筑抗震设计及其抗震结构分析_第4页
建筑抗震设计及其抗震结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抗震设计及其抗震结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抗震设计及其抗震结构分析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因此,探讨高层建筑对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对建筑结构抗震进行分析,从而探索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理念、方法,从而采取必须的抗震措施。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A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地涌现,地震灾害对这类建筑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对高层建筑的抗震分析也越来越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科研热点问题。因此,设计人员不仅在思想上要重视抗震设防,而且要熟悉有关的规范规定,并且在项目设计中认真执行和贯彻。一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主

2、要影响因素(一)建筑结构所用的材料及施工质量地震对结构作用的大小几乎与结构的质量成正比,一般说在相同条件下,质量大,地震作用就大,震害程度就大,质量小,地震作用就小,震害就小所以,在建筑物的楼板、墙体、框架、隔断、围护墙以及屋面构件中,广泛采用多孔砖、硅酸盐砌块、陶粒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板、空心塑料板材、瓦楞铁等轻质材料,将能显著改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深远的,7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二)抗震设防标准抗震不仅是取决于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还要严格的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国家根据地震发生的可

3、能性和震害的严重性确定各地区基本设防烈度,这是各地区抗震设计的基本参数,主要代表地面加速度的大小。对具体房屋中,需要结合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即确定设计烈度和抗震等级。对一般建筑,设计烈度就是本地区设防烈度。设计烈度愈高,抗震能力愈强,但建筑造价也愈高。(三)建筑场地地震造成建筑物的破坏,情况是各种各样的,由于地震时的地面强烈运动,使建筑物在振动过程中,因丧失整体性或强度不足或变形过大而破坏;由于水坝倒塌、海啸、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所造成;由于断层错动、山崖崩塌、河岸滑坡地层陷落等地面严重变形直接造成前两种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

4、治,而后一种情况,单靠工程措施很难达到预防目的,或者代价昂贵。因此,应进行详细勘察,搞清地形地质情况,挑选对建筑抗震有利的施工场地。尽可能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抗震危险地段上建造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物。(四)合理的抗震设计7抗震设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确定合理的抗震措施,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物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高层住宅主要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框架一核心筒或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变形能力,抗震性能相对较好。无论板式住宅还是点式住宅,只要设计合理,都可满足抗震要

5、求。多层住宅大部分采用砖混结构,目前多采用现浇楼板,并采取设构造柱和圈粱等抗震措施,或者采用框架结构,大大增强了抗震能力。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的问题分析(一)缺乏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或资料不全有的在扩初设计阶段还缺建筑场地岩土工程的勘察资料,有的在扩初设计会审之后就直接进入了施工图设计,有的在规划设计或方案设计会审后就直接进入了施工图设计。无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设计缺少了必要的依据。(二)抗震设防标准掌握不当有一些项目擅自提高了设防标准,按照稚枣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划分应属六度设防的,但设计中提高了一度按七度设防,提高了建筑抗震设

6、防标准,将会增加工程投资;有的项目严格应按七度采取抗震措施的,但设计中又按六度设防,减低了抗震设防标准,不利抗震。(三)抗震构造柱布置不当7如外墙转角处,大厅四角未设构造柱或构造柱不成对设置;以构造柱代替砖墙承重;山墙与纵墙交接处不设抗震构造柱;过多设置抗震构造柱等。(四)平面布局的刚度不均抗震设计要求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正、对称,建筑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否则应考虑其不利影响。但有的平面设计存在严重的不对称,造成了纵向刚度不均,而底层作为汽车库的住宅,―侧为进出车需要,取消全部外纵墙,另―侧不需进出车辆,因而墙直接落地,造成横向刚度不均,对

7、抗震极为不利。(五)结构其他问题有的底层无横向落地抗震墙,全部为框支或落地墙间距超长;有的仅北侧纵墙落地,南侧全为柱子,造成南北刚度不均;有的底层作汽车库,设计时横墙都落地,但纵墙不落地,变成了纵向框支;还有的底框和内框砌体住宅采用大空间灵活隔断设计,其中几乎很少有纵墙。不少地方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柱来承重以代替砖墙承重,实际上将砖混结构演变为内框架结构,这比底框砖房还不利,因内框砖房的层数、总高度控制比底框砖房更严,因此存在着严重抗震隐患。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情况并未引起目前大多数结构工程师的重视。三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提高措施7(一)对旧有建筑进行加

8、固行动很多旧房屋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基础沉降、墙体裂缝、倾斜、面层剥落等现象或隐患,其中部分建筑已影响使用,甚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