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ID:10185008

大小:70.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6-12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如何树立法律信仰。2.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能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3.能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增强法治意识,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教学重点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活动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题播放视频,提问:新的法规的出台,使网约车合法了,如果你是网约车司机会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是普通乘客,会有什么想法?学生观看视频,个别回答。通过视频

2、直截了当地点明“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从而导入课题:我们与法律同行析题展示某女士于2015年12月12日通过Uber手机软件预定了一辆从黄浦区海潮路到浦东机场的专车,途中发生追尾事故。当事司机李某在发生车祸后,并未第一时间对乘客进行救助,反而下车与追尾车辆理论,事后不仅对该女士的伤情不闻不问,还故意躲避乘客及家属。提出问题:对新闻中的司机的行为你怎么看?为什么?2.展示事件后续发展:对司机的处理结果,从法律角度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3.思考:新闻中,某

3、女士及其家人采用了什么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探究与分享: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教师归纳小结: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思考问题答案。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观看案例后作出回答。学生读材料,并结合书本知识作出回答。学生讨论交流后,展示问题答案。通过真实案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案例中感受到我们生活中违反法律的现象屡有发生。通过对同一个案例,两个人不同的行为的分析,让学生知道“怎么样学会依法办事”怎样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破题展示资料: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

4、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剧中主人公侯亮平多次强调要树立对法律的信仰。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教师小结: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展示:国家工作人员宣誓的资料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宣誓有什么意义?教师归纳:宣誓就职的意义展示:卢梭: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思考:卢梭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阅读材料,可结合教材得出问题答案。学生观看资料,并思考问题。可以谈论后回答法律的概念比较遥远,引用电视剧为案例,为了让学生提高兴趣,激发学生了解法律信仰的好奇心。

5、引用名人民言,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细读教材,了解法律信仰的要求。学生活动:以下这些法律规定,你遵守了吗?观察漫画《超市见闻》和《忍无可忍》,思考问题:针对图中现象,说说你的感想教师归纳:怎样树立法律信仰(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思考问题学生对照自身行为,检视自身行动学生自由发表看法该活动是为了突破难点,把抽象的法律概念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升题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今日,某网站在征集建设法治中国的金点子请你出谋划策,提供一些可行的做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和同学分享交流。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升华主题,通过学生活动,做

6、到知行合一。如果学生不会,可以提醒学生参考教材的事例。共享收获教师对板书进行归纳,课堂总结、教师寄语师生互动,根据教师板书,学生总结课堂收获。梳理知识脉络,达成教学目标。板书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