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质土开挖方案)-经专家评审

淤泥质土开挖方案)-经专家评审

ID:10195195

大小:7.42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6-12

淤泥质土开挖方案)-经专家评审_第1页
淤泥质土开挖方案)-经专家评审_第2页
淤泥质土开挖方案)-经专家评审_第3页
淤泥质土开挖方案)-经专家评审_第4页
淤泥质土开挖方案)-经专家评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淤泥质土开挖方案)-经专家评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宁波市鄞州新城区鄞州大道居住-01地块东区Ⅱ标段宁波市鄞州新城区鄞州大道居住-01地块东区Ⅱ标段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鄞州大道北侧,宁南南路西侧,总建筑面积为32078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18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合理安全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Ⅱ级。预应力管桩基础,地下室基坑围护方案采用复合式土钉墙支护结构。2、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500m,自然地面相当于黄海高程2.500m,相对标高为-2.000m,地下室基础地板顶相对标高主楼及商铺部分为-4.9

2、50m(-5.050m),其余为-5.950m,地板厚主楼及商铺部分为450mm,其余为550mm,周边地梁为上翻梁,周边承台厚为1.25-1.5m,基坑大面积开挖考虑到地梁垫层底,垫层按300mm考虑(其中素砼垫层200mm,碎石垫层100mm),则开挖底标高为-5.700m(-5.800m)和-6.800m,开挖深度为3.7m(3.8m)和4.8m;主楼部分承台密度较大,此部分基坑开挖深度考虑到承台垫层底,承台按1.25m-1.50m考虑,则开挖底标高为-6.500m(-6.750m),开挖深度为4.5m(4.75m)。电梯井承台垫层底标高为-8.100m(8.700m),二次开挖

3、深度为2.4m(3.0m)。3、场地周围环境:对现场进行多次踏勘和实地测量,并对照工程基坑支护总平面图,对现场场容场貌、周边情况、附近陆地与水运交通状况,场区内原有建筑物情况和拆迁现状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自然地面相当于黄海高程2.500m,相对标高为-2.000m。在土方实际开挖前与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复测并记录(基坑开挖前进行场地平整)。19宁波市鄞州新城区鄞州大道居住-01地块东区Ⅱ标段本工程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鄞州大道北侧,宁南南路西侧,基坑北侧底边线距用地红线11.8m,基坑西侧底边线距用地红线10.0m,用地红线外较远处为河道;基坑南侧底边线距用地红线19.5m,用地红线外2

4、4.0m为道路,基坑东侧底边线距用地红线9.0m,用地红线外10.0m处为宁南南路。管线情况:目前场地周围未发现有重要管线埋设。二、基坑支护范围内的土层和地下水情况根据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基坑开挖及其影响范围内土层分布依次为:(0)层素填土主要成分为粘性土与少量块石组成,少部分块石直径超过0.5m,主要分布与生活区东侧,系附近道路等工程开挖后堆积形成厚度0.4-1.8m。(1)层粘土灰黄色,湿,软塑,韧性,韧性及干强度均中等偏高,刀切面光滑,要正反应不明显。该层在场地内南部的河道部分缺失层厚一般为0.5-1.0m,层顶高程1.22-3.12m。(2)层淤泥青灰色,饱

5、和,流塑,含少量有机质,无异味,韧性偏底,刀切面光滑要正反应不明显。该层上部4.0m左右,含水量较高,易压缩变形,岩土工程性质较差。在该层的顶部(层顶埋深1.0m左右)有约0.4m厚的泥炭质土存在,呈黑色,稍有臭味,见未完分解的植物结构,根据土工试验有机质含量Wu〉10%,含水量高达340%,在该层中部(层顶埋深一般在14-16m19宁波市鄞州新城区鄞州大道居住-01地块东区Ⅱ标段)有厚1.0-3.0m左右的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粒含量高,见云母碎片,稍有摇振反应。(2)层淤泥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17.5-23.6m。地下水情况: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以

6、蒸发径流方式排泄,与周围河流水力联系密切。地下水随季节变化,雨季地下水位上升接近地表。本次勘探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0.5m左右。地下水和土对砼无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三、工程特点、难点一、工程地下室基坑属大型深基坑,落地面积大,基坑空间效应小,开挖深度深,局部挖深基本为7~8m,开挖的影响范围远,基坑底所涉及到的土层土质基本为淤泥土质,土质极差,对基坑的稳定及变形控制不利,一下雨,挖机挖土会很困难,很可能会拖延工期。二、工程地下室基坑周围环境复杂,基坑北侧底边线距用地红线11.8m,基坑西侧底边线距用地红线10.0m,基坑南侧底边线距用地红线19.5m,基坑东侧底边线距

7、用地红线最近仅为9.0m,最远为19.5米,用地红线距离宁南南路仅为10.0m。由于基坑放坡后,使施工场地变的更为狭小,基坑东侧坡顶至用地红线间还要留出4米宽的临时施工道路、搭设临时设施的空间和材料堆场,对基坑开挖有较大的影响,加大了土方开挖的困难,是本工程的难点之一。因此设计对基坑变形控制提出较高的要求,所以基坑土方开挖方法、施工顺序对控制基坑变形,保护周边环境至关重要。基坑开挖时,施工场地狭小会对大量运土车辆的路线安排、组织有较高的要求。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