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地理复习资料(段考后)

八上地理复习资料(段考后)

ID:10203818

大小:6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6-12

八上地理复习资料(段考后)_第1页
八上地理复习资料(段考后)_第2页
八上地理复习资料(段考后)_第3页
八上地理复习资料(段考后)_第4页
八上地理复习资料(段考后)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上地理复习资料(段考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续前)一、外流区为主(对照八上P42的图复习)1.内外流域的概念及划分(河水是否最终流入海洋)2.①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②印度洋水系:雅鲁藏布江、怒江—萨尔温江;③太平洋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湄公河。3.内流河的分布及水文特征(多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流量少,汛期短,冬季有断流现象。如:塔里木河)4.外流河的分布及水文持征(多分布在季风区,河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带来的降水)①秦—淮以南: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少、无结冰期(如:长江、珠江)②秦—淮以北(华北):流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

2、、结冰期短(如:黄河、海河)③东北地区:流量较大、汛期短、含沙量少、结冰期长(如:黑龙江、松花江)(流量与降水量有关、汛期与雨季长短有关、含沙量与植被有关、结冰期与气温有关)5.湖泊:①内流湖——青藏高原湖区——多咸水湖(最大咸水湖----青海湖)②外流湖——东部平原湖区——淡水湖(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五湖四海”中的“五湖”指——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洞庭湖的变迁原因:泥沙入湖、围湖造田,保护:退田还湖、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6300千米、11个省区二、长江(对照八上P46的图复习)上中下1、长江概况:①源流:唐古拉山东海②上、中、下游

3、划分:源头——宜昌——湖口——入海口③主要支流:“北四”——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南三”——乌江、湘江、赣江④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一云贵高原一四川盆地一长江中下游平原2.各河段特征:①上游:江流湍急,水能丰富;②中游:河道蜿蜒,九曲回肠;③下游:江阔水深,水乡泽国3.水能丰富:集中在上游,蕴藏量占全国1/3。(二滩、龚嘴、葛洲坝、三峡工程)4.航运价值:“黄金水道”(中国通航里程最长、货运量最大的航道)5.洪灾及治理:多洪灾原因:①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②荆江河段弯曲泄水不畅;③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湖泊减少,调节作用弱措施:①加

4、固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②荆江河段裁弯取直;③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④修建水库(如:三峡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综合效益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5464千米、9个省区三、黄河(对照八上P49的图复习)上中下1.源流概况:巴颜喀拉山渤海上中下游的划分:源头——河口——旧孟津——入海口主要支流:汾河、渭河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一内蒙古高原一黄土高原一华北平原各河段特征:中游——落差大,泥沙多;下游——“地上河”2.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3.黄河凌汛:时间(秋冬或冬春季节),河段(上游宁

5、夏、内蒙古,下游山东),发生条件(河水由低纬流向高纬)。4.黄河断流:原因——黄河流域内干旱少雨,河流流量小,上游工农业用水过多,水利工程蓄水、引水过多。措施——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调整水价、防止水污染和浪费5.综合治理:中游——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治沙——治黄的关键)下游——加固黄河大堤,引黄灌淤6.水能开发:水能集中在上中游(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小浪底水利枢纽综合效益有:防洪、发电、灌溉、防凌、防淤、养殖、旅游等。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的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

6、资源等2.特点:总量大,类型全,但人均少。3.分布:(对照八上P55-56的图复习,以下内容不用死记硬背,只需对应巧记)煤、石油、铁——北多南少;有色金属——南多北少①石油主要分布:东北(大庆、辽河),华北(胜利、中原、华北),西北(克拉玛依)②煤主要分布:山西(大同、阳泉、西山),内蒙古(霍林河、准格尔),黑龙江(鹤岗、鸡西),河北(开滦、峰峰),安徽(淮南、淮北)③铁主要分布:辽宁(鞍山、本溪),河北(迁安、武安),川西(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甘肃镜铁山。【有色金属记忆口诀:“大余钨,个旧锡,锡矿山区却产锑;铜矿集中在德兴,铜仁

7、无铜偏产汞。招远金,平果铝,白云鄂博多稀土;水口铅锌共同生,金昌镍矿更著名。”】二、中国的土地资源(对照八上P61图复习)1.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不到世界平均的1/32.类型齐全:(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沙漠、戈壁等)①草地面积广大②耕地、林地所占比重小(我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③宜垦荒地资源不足3.区域差异明显:(1)主要分布:①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我国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②林地:东北、西南天然林;东南人工林和次生林(东北、东南、西北等三大林区)③草地:内蒙古东

8、部,青藏高原东部与南部④难利用的土地: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2)质量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