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考纲修订解读

2018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考纲修订解读

ID:10218251

大小:37.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2018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考纲修订解读_第1页
2018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考纲修订解读_第2页
2018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考纲修订解读_第3页
2018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考纲修订解读_第4页
2018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考纲修订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考纲修订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东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学科考试大纲修订解读2017年考纲2018年考纲考纲变化情况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思想品德学科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的结果是确定考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未变二、指导思想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业考试应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强调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尤其是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要坚持全面、准确地反

2、映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目标的要求。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考查的内容注重考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知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考生生活的联系,坚持在课程标准范围内注意考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考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考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考查内容应具有科学性、思想性、人文性,体现综合性的课程性质和实践性的课程基本原则。试题以贴近考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3、为命题立意,将知识、能力、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未变三、考试依据2017年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业考试以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02年12月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2013年1月30日印发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教育部2014年3月26日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6年9月18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2016年6月28日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4、》为依据,适应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在我省使用的各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三、考试依据2018年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业考试以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4年3月26日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2016年9月18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2016年6月28日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依据,适应使用经全国中小

5、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在我省使用的各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删除:教育部2002年12月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2013年1月30日印发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增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党的十九大精神。第6页共6页2017年考纲2018年考纲考纲变化情况一、考试内容与要求按照上述考试依据,2018年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业考试的考查范围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

6、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4.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心理承受力,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5.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未变6.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7.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知道基本

7、的自救自护常识。6.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知道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懂得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关系。第6和7两条合并为: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知道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懂得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删除:“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生物教材阐述更具体)8.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7.体会生命的价值,懂得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认识”改为“懂得”。9.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10.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11.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