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ID:10218548

大小:156.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6-12

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吧,我对二十四节气越来越在意了。对,在意。春夏的几个节气感觉还好些。①秋天就不同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像坐滑梯似的,止都止不住;②况且它们的手一个比一个凉,表情也一个比一个冷漠、生硬,但又不得不跟着它们一步步地往岁月深处走,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走着走着,一场铺天盖地的白霜便突然降临了。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但我们还是喜欢用“突然”来表述那些出

2、乎意料的现象。就说惊蛰吧,也不是陡然的一声响雷这么简单。据我多年的观察,惊蛰也有着怀柔的一面,在它到来之前,常常会有几个暄透的好日头,笑容可掬的样子,把藏匿于瓦砾、枯草里星星点点的残雪悄悄消融掉,再把僵硬的泥土弄得酥软了,然后才是一记重雷。乡村就有这么个好处,它使你觉得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③比如霜降,它的威严是由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一点一点铺垫起来的,只有当这些“法律程序”走完了之后,它才冷下面孔说“不”。而它一旦说“不”时,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④节气就是这样有规矩,也守规矩,该冷的

3、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该立的时候立,该废的时候废。然而冷与热,立与废,都使你心服口服。(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处暑(chù)秋分(fēn)规矩(jǔ)B.处暑(chǔ)秋分(fēn)规矩(ju)C.处暑(chù)秋分(fèn)规矩(jǔ)D.处暑(chǔ)秋分(fèn)规矩(ju)(2)下列文中加点字笔顺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字的笔顺依次:撇、横、竖提、捺B.“比”字的笔顺依次:横、竖提、撇、竖弯钩C.“可”字的笔顺依次:横、竖钩、竖、横折、横第34页(共34页)D.“由”字的笔顺依次

4、:竖、横折、横、竖、横(3)下列对语段中划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将立秋、处暑、白露等节气的依次到来比喻成坐滑梯,巧妙地写出了天气变化很快。B.②句用“手”和“表情”的变化来告诉我们气温越来越低,运用了排比的手法,生动传神。C.③句以霜降的寒冷是由“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一点一点铺垫起来”为例,具体地说明“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D.④句中的“有规矩”和“守规矩”形象地说明了节气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来去有序,因果相循。(4)请结合语段内容,解释加点词语“怀柔”的意思。答: 

5、 。 2.语文课上,老师为同学们讲了一副趣联:传说明代有一位学台,在浙江天台山游览时,夜宿山中茅屋。次日晨起,见茅屋一片白霜,心有所感,随口吟出上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气呵成,毫无痕迹,令人叫绝,引来后人对句无数。作为其下联,你认为下面几个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下联:A.春雷惊蛰,谷雨润物到小满(平仄)B.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C.乌云遮月,谷雨纷纷到天明(词性不相对,节气)D.云集小暑,惊蛰山间芒种急(对仗有问题平仄)

6、3.书法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欣赏以二十四节气为题材的书法作品,下面是小茗同学对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其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34页(共34页)A.隶书“夏至”二字,横长直短,敦厚大气B.楷书“大暑”二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匀称端庄C.篆书“霜降”二字,线条婉转通畅,古朴大方D.草书“清明”二字,笔画繁复,飘逸潇洒 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8分)4.默写(1)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范仲淹《岳阳楼记》)(3)  ,  。箫鼓

7、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5.初中三年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制作毕业纪念册,大家纷纷在纪念册上留言,或抒发离别之情,或表达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如果从下面的古诗中选择一句作为留言,你会选择哪句?请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A.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答:选择  (只填诗句

8、序号)理由:  。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第34页(共34页)6.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列小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