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高血压)、胸痹等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眩晕(高血压)、胸痹等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ID:10224222

大小:196.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6-12

眩晕(高血压)、胸痹等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实施方案_第1页
眩晕(高血压)、胸痹等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实施方案_第2页
眩晕(高血压)、胸痹等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实施方案_第3页
眩晕(高血压)、胸痹等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实施方案_第4页
眩晕(高血压)、胸痹等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眩晕(高血压)、胸痹等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要点:1.高血压病西医诊断标准按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诊断指导原则:静息时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并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可将高血压进一步分为1、2、3级。高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85正常偏高血压130~13985~89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单纯

2、收缩期高血压≥140〈90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90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级别作为标准。2.危险性的分层其它危险因素1级2级3和疾病史(轻型高血压)(中型高血压)级SBP140~159或SBP160~179或(重型高血压)DBP90~99mmHgDBP100~109mmHgSBP≥180或DBP≥110mmHg(1)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2)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极高危(3)3个或以上危险因素高危高危极高危或TOD*、或糖尿病(4)ACC**极高危极高危极高危1注:危险分层按10年内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危险性

3、分:低危组<15%,中危组15%~20%,高危组21%~30%,极高危组≥30%。*TOD指靶器官损害。ACC**指与高血压相关的疾病。3.中医辨证: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编写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进行诊断。1)肝阳上亢证主证: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次症:口干口苦,溲黄便秘,夜睡不宁舌脉:舌边尖红(或如常),苔白或黄,脉弦有力2)肝肾阴虚证主证:眩晕,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耳鸣,失眠,心悸次症:腰膝无力或盗汗舌脉:舌质红嫩,苔少,脉弦细或细数3)阴阳两虚证主证:头晕,眼花,耳鸣,腰酸、腰痛,阳痿,遗精,夜尿次症:自汗盗汗,失眠多梦,形寒

4、肢冷,心悸气短舌脉:舌淡嫩或嫩红,苔白厚或薄白,脉虚弦或紧,或沉细尺弱4)气虚痰瘀证主证:眩晕,头脑欠清醒,胸闷,怠倦乏力,吐痰次症:少食多寐,或恶心,肢麻困重,面或唇色紫暗舌脉:舌淡暗,舌边齿印,苔白浊,脉涩或弦滑二、治疗方案1.中医治疗方案1)肝阳上亢证治法:平肝潜阳,清热熄风药物选用:针剂:参麦注射液中成药:晕乃停,每次10ml,口服,每日3次基本方:天麻钩藤饮加减,水煎服,日一剂。2中药组成:天麻10g栀子15g黄芩15g杜仲15g益母草15g桑寄生15g夜交藤15g朱茯神9g川牛膝15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30g。外治疗法:针刺太冲穴法

5、:取穴:太冲穴。方法:患者取坐位,两手自然放在大腿上,身体轻靠椅背,头微前倾。用28号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快速进针,朝涌泉穴方向60度斜刺1.0-1.5寸后行中强刺激。手法:泻法为主,施轻捻转加震颤手法,尽可能激发感传向近心端放散,待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5-10分钟捻针1次,每日1次。药物浴脚:邓铁涛教授浴足方治疗高血压:方法:浴足方组成:牛膝30g,川芎30g,天麻10g,钩藤(后下)10g,夏枯草10g,吴茱萸10g,肉桂10g。用法:上方加水2000毫升煎煮,水沸后10分钟,取汁趁温热浴足30分钟,上、下午各一次。疗程:2-3周。2)肝肾阴虚证治法:

6、滋肾养肝药物选用:针剂: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一次中成药:生脉胶囊3粒tid基本方:莲椹汤(自订方)加减,日一剂,水煎服中药组成:莲须12g、桑椹子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山药15g、龟板(先煎)30g、牛膝15g兼证:气虚加太子参15g;舌光无苔加麦冬15g、生地15g;失眠心悸加酸枣仁30g、柏子仁15g。3)阴阳两虚证治法:阴阳双补基本方:肝肾双补汤(自订方)加减,水煎服,日一剂。中药组成:桑寄生30g、首乌24g、川芎9g、淫羊藿9g、玉米须30g、杜仲9g、磁石(先煎)30g,生龙骨(先煎)30g3兼

7、证:气虚加黄芪30g,若以肾阳虚为主者,用真武汤加减。若肾阳虚甚兼浮肿者,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4)气虚痰瘀证治法:健脾益气,化痰活血基本方:温胆汤加减,日一剂,水煎服中药组成:黄芪30g、党参15g、陈皮6g、法半夏12g、云苓15g、白术9g、甘草5g、竹茹15g、枳壳6g、川芎15g、田七15g兼证:若兼肝肾阴虚者加首乌20g、桑椹15g、女贞10g之属;若兼肾阳虚者加肉桂心5g、仙茅10g、淫羊藿15g之属.2.西医治疗1)降压药物使用原则:用最小的剂量以获得最好的疗效,同时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限度。要求一天24小时内血压平稳,防止清晨血压突然

8、升高而导致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猝死等。最好选用缓释长效的降压药,一天给药一次即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