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档案馆测量方案

极地档案馆测量方案

ID:10230491

大小:430.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6-12

极地档案馆测量方案_第1页
极地档案馆测量方案_第2页
极地档案馆测量方案_第3页
极地档案馆测量方案_第4页
极地档案馆测量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极地档案馆测量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3测量工作的施工部署23.1施工测量放线的准备23.2施工测量放线原则33.3测量人员的选用33.4测量仪器的配备34施工测量的平面与高程控制44.1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44.2施工测量的高程控制55施工测量方法65.1控制网建立基本思路65.2±0.000以下控制网建立65.3±0.000以上控制网建立85.4分项工程施工测量控制:采用轴线与偏轴线结合测量控制115.5分项工程施工标高线控制125.6测量放线精度控制125.7测量验线136沉降观测136.1布点原则136.2基

2、准点的埋设及测量14—17—6.3沉降观测点的埋设原则146.4埋设方法146.5观测方法146.6测站观测顺序156.7观测周期156.8对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156.9沉降资料的移交167季节性施工测量措施16—17—1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11/T339-2006。(3)《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4)中船九院提供的国家极地档案馆业务楼项目相关图纸。(5)上海市测绘局提供的两个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6)本工程相关的变更洽商。2工程概况

3、工程名称:国家基地档案馆业务楼工程。地理位置: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五号沟地块。建设单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设计单位: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地勘单位: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宝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建工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占地面积1724M2,建筑面积7782.1M2,为单栋地上6层建筑建筑高度31.8m,其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独立基础形式。3测量工作的施工部署3.1施工测量放线的准备(1)了解工程的总体布局,定位及标高情况。(2)对图纸进行审核

4、。(3)对所有进场的测量器具计量检定周期审定。(4)检验施工测量人员的上岗证书,并对施工测量人员进行有关的技术交底。3.2施工测量放线原则(1)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边长方向控制短边短方向。—17—(2)各类控制网以首级精度控制为依据,采用直角坐标为主、极坐标为辅的测量方法,控制网中包含重要点位和重要轴线;且和主要轴线保持平行关系。高程控制点布设以保证方便施测为原则。(3)进场后先对原坐标点的实际定位进行复合校核,对场地边线和标高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的成果报送业主和监理,发现矛盾时报请业主和监理

5、,然后按照批示进行下一步的测量放线工作。(4)测量放线中每次测量放线都必须从测绘局给出的点位进行引线,禁止从上次所放线位引线,以避免累计误差。3.3测量人员的选用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备专门的验线人员。人员组织及职责分工见下表: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郑迪负责项目经理部全部技术、质量工作测量技术负责人:(赵腾飞):全面负责测量方案编制工作,负责检查验收验线成果和形成内业资料测量验线人:(吕武林):检查验收平面放线和标高抄测的测量结果,并及时改正其中的问题。施测人:(黄润仓):负责现场平面放线和标高抄测。3.4

6、测量仪器的配备序号仪器名称仪器型号数量1全站仪苏州一光RTS632一台2电子经纬仪苏州一光DT202C一台3水准仪DSZ2一台4水准仪DSC232一台—17—5钢卷尺50m一把4施工测量的平面与高程控制4.1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根据上海市测绘局所给控制点,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及工程特点,平面控制采用两级平面控制:首级平面控制网对工程场区进行控制,二级平面控制网对建筑物进行控制。4.1.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首级平面控制网依据测绘院提供的控制控制点R1、R2,考虑土方开挖边线,现场通视条件及施工现场的布置。采用附合导

7、线的方法布设首级控制点,对施工现场进行整体控制,控制点分布如下图:4.1.2二级控制点的布置综合考虑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基坑支护结构及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从首级控制点中引测二级控制点,对建筑物进行控制。为了今后的施工方便所放二级控制点为偏轴线1米线上的点。在建筑物四周基坑开挖边线以外布设控制点,分布如下图:4.1.2.1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17—等级边长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秒)二级≤1/1500012〞注:n为建筑物结构的跨数。4.2施工测量的高程控制为了方便施工需要对建筑物进行高程控制,通过已知

8、高程控制点在建筑物周围引测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为+6.2(建筑标高±0.00),建筑物高程控制点布置图如下: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路线长度(KM)水准仪的型号观测次数往返较差与已知点联测四等10≤16DZS3-1往返各一次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水准线路长度—17—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要求需要临时布设控制点的时候,通过布置在现场的高程控制点已测出来测出来。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