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考研与就业选择”问题

浅析“大学生考研与就业选择”问题

ID:10240113

大小:25.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3

浅析“大学生考研与就业选择”问题_第1页
浅析“大学生考研与就业选择”问题_第2页
浅析“大学生考研与就业选择”问题_第3页
浅析“大学生考研与就业选择”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大学生考研与就业选择”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大学生考研与就业选择问题摘要: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考研还是就业,成为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如今,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虽然现在大学生考研目的各异,但是对就业的恐惧,对自己就业能力的不自信却是共同点,那么考研真的能帮我们解决现有问题,走上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吗?关键字:考研就业选择就业与考研,在20世纪80年代被称为“红道”与“白道”,即毕业后在国家机关就业的就算是走“红道”,而考研则是走学问之道,故称“白道”。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大学生自身的培养和就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作为一

2、名大学生,我们应该盲从“考研热”,还是就业谋生呢?本文分别从考研和就业的利弊方面进行客观比较、分析,进而探讨大学生如何在考研与就业之间做出正确选择。作为现阶段的大学生,我们必须以考研为动力,以就业为压力,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实现人生道路的正确选择。一、考研的利弊1、考研有诸多有利的方面:考研有益于个人的发展;有益于国家的发展;有益于高校发展。考研有益于现阶段的学风建设,是益于国家、社会的事.是国家提倡的。(1)可以暂缓就业压力,有利于学生增加就业砝码和扩大就业门路;(2)学生可以提高学历和自身能力,有利于拓展以后的发展空间;(3)学生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利于营造优良的学风和

3、校风。2、如果一味追求考研,也会出现许多弊端和误区,我们对此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1)考研不是回避就业压力的“绿色通道”,学历不是最重要的求职砝码。考研不一定能规避就业压力。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些地方高校“特别能考研”,如某校2004年考研报考率高达76%,平均录取率达到36%。这些“考研基地”、“考研学校”的出现,一者反映学校对考研导向的推波助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就业压力;二者反映高校在适应现实方面的无奈选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科毕业生考研的确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主观上的盲目和从众、客观上的被动和无奈,但学历文凭已不再是检验一个人所学专业知识状况的唯一指标,扎实

4、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才是最重要的求职砝码。(2)考研成本太高,研究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据资料显示:全国每年考研消费的总额至4少超过30亿元。所以,有专家建议,本科生在考研前不妨先算清四笔账——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理性分析各种机会和成本后再看看考研是否适合自己。据教育部门统计,2005届全国毕业研究生数量在2万人左右,2006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突破413万人,比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致2006年将有80万甚至更多大学毕业生待业。毕业研究生数量在增加,而用人单位的需求并未扩大。2006年初针对复旦、同济等知名高校5000余名毕业研究生的心理状况

5、调查显示:有67.1%的研究生认为压力来自于“就业”。统计信息表明。研究生就业率只比本科生就业率略高一点,而且很多单位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很多研究生毕业后做的是本科生的工作,拿的也是本科生的薪酬。研究生就业期望值偏高、目标短期化和趋向功利化,导致研究生就业屡屡碰壁。所以从总体趋势来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趋于务实,研究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二、就业的利弊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难题。满足社会需求和充分落实就业应当成为当前教育和学习的重要目标。1、本科毕业生直接选择就业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1)本科生就业率的提高,有利于缓解社会、家庭的双重压力;(2)学

6、生将高校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直接应用于工作实践,有利于及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2、如果一味追求就业,难免会出现以下弊端和误区,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1)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不广不深,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不强。社会需要的人才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能够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人才。调查资料表明,当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现在的应届本科生跟过去的毕业生相比整体素质有所降低。中国航天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总书记王心阔先生一番话发人深省:“如今的学生吃苦太少,动手能力也比较差,走上社会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眼高手低

7、,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愿做。”这充分说明:“学历≠能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就是知识面不广、创新能力不强、社会适应性不强。(2)学生偏重于资格技能的培训,忽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许多本科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参加各种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有调查显示,一个大学本科生平均要考2—3个证书,多者甚至7—8个。但是,仅仅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不够的,一定要着力加强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现在许多高校在大力推行“研究性教学”,积极鼓励4“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