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创伤急救护理

腹部创伤急救护理

ID:10246617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3

腹部创伤急救护理_第1页
腹部创伤急救护理_第2页
腹部创伤急救护理_第3页
腹部创伤急救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腹部创伤急救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腹部创伤急诊护理【摘要】腹部创伤在平时医护工作中较多见,其发病率占各种创伤的0.4%-1.8%。其危险性主要是腹腔实质器官或大血管创伤引起大出血以及腹腔脏器破损引起的腹腔感染。腹部损伤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创伤。闭合性创伤常系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钝性暴力所致;开放性创伤由刀刺、枪弹、弹片所引起。无论开放或闭合,都可导致腹腔内脏损伤。常见损伤部位依次为脾、肾、肝、胃、肠等,胰、十二指肠、膈、直肠等因位置较深,损伤率较低。【关键词】腹部创伤 临床特点 急救护理措施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腹部创伤平时多见于交通事故、工农业创伤、生活意外、殴斗、凶杀、灾难事故等,战时多见

2、于刺伤,现代战争中主要为火器伤,致伤物多为弹丸、弹珠、弹片等。通常分为二类:   (一)闭合性损伤。 系受钝性暴力所致,若损伤造成单纯腹壁损伤,一般病情较轻;若合并内脏损伤,大多为严重创伤。腹部空腔脏器的内容物如胃肠液、粪便、胆汁等若溢入腹膜腔内,会引起腹内严重感染,造成弥漫性腹膜炎。腹内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胰等损伤,常造成大量血液进入腹膜腔或腹膜后,引起失血性休克。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有生命危险。(二)开放性损伤 分贯穿伤和非贯穿伤,常见为贯穿伤,战时多见,大多伴有腹内脏器损伤。二、临床特点伤员处于精神紧张状态,面色苍白,出冷汗,皮肤发凉。呼吸困难者多见于合并有胸部损伤,伴有

3、内脏出血者,随着出血量的增加,脉搏加快、变弱、血压下降,最后出现休克。胃肠道破裂可造成腹膜强烈的化学性刺激。   (一)腹痛。 伤后早期,患者指出的疼痛最重部位往往是脏器损伤部位,但早期无剧烈腹痛者并不排除内脏损伤的可能,如脾破裂患者,有时疼痛并不明显,而以失血性休克为主要症状。   (二)恶心、呕吐。 胃肠道破裂、内出血、胰腺损伤或肝外胆道破裂均可刺激腹膜,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细菌性腹膜炎形成后,呕吐是肠麻痹的表现,多为持续性,吐出物大多为胃内容物及胆汁。   (三)腹胀。多在伤后晚期出现,为腹膜炎造成的肠麻痹所致,多呈持续性,且常伴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一旦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可

4、出现腹胀。  (四)胃肠道出血。呕血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损伤,多混有胃液、胆汁和食物残渣,在伤后出现。伤后大便有新鲜血,说明结肠或直肠有损伤。三、急救护理措施    (一)根据损伤情况的轻重缓急,进行急救处理。腹部损伤可合并多发性损伤,在急救时应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重要情况,如心搏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等。对已发生休克者迅速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及时补液,必要时输血。对开放性腹部损伤,应妥善处理伤口,及时止血,做好包扎固定。如有少量肠管脱出,可用消毒或清洁碗覆盖保护后再包扎,勿现场还纳,以防污染腹腔。若有大量肠管脱出,应先将其还纳入腹腔,暂行包扎,以免肠管

5、因伤口收缩蓐压缺血或肠系膜受牵拉引起或加重休克。   (二)病情观察期间护理原则上执行急性腹膜炎非手术疗法护理措施,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监测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并注意神志改变,危重病者随时测定;(2)加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观察,以判断病情进展变化;(3)每隔30分钟检查腹部体征,了解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改变,肝浊音界有无缩小或消失,有无移动性浊音等。    2.禁食:腹部损伤患者可能有胃肠道穿孔或肠麻痹,应禁食,给予胃肠减压行负压吸引以减轻腹胀和减少胃肠液外漏。待病情好转,肠功能恢复后,可拔除胃肠减压管,开始进流质饮食。禁食期间需及时补充适量

6、的液体,并注意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3.应用抗生素:腹部损伤后可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腹腔内感染。    4.观察期间禁用吗啡类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的观察,耽误治疗。禁止灌肠。    5.加强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解除其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    6.术前护理:尽快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除一般手术常规准备外,对休克患者应及时补充足够的血容量,监测中心静脉压,必要时可采用两条静脉输液途径。术前留置胃肠减压和导尿管。    7.术后护理:严密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禁食,胃肠减压行负压吸引以减轻腹胀和减少胃肠液外漏。待肠蠕动恢复后,

7、逐步增加饮食。患者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改为半卧位,以利引流。注意腹腔引流的通畅,并严密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参考文献】[1]张亚卓,“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1996.7;[2]李润科,“64种休克的抢救”,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8.9;[3]王玲,“腹部外科手术后营养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9.7;[4]鲁连桂,《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