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地基系数的处理

弹性地基系数的处理

ID:10253308

大小:6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3

弹性地基系数的处理_第1页
弹性地基系数的处理_第2页
弹性地基系数的处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弹性地基系数的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弹性地基的处理我们在进行桥涵等结构物基础设计时,往往会遇到结构物置于地基上或埋于地基中的情形。大多数情况下,地基并非是刚性的,往往表现为一个个分布的弹性支承。为了便于分析和计算,我们将分布的弹性支承离散成等效的弹性约束。我们可以将土看作为弹性变形介质,其地基系数在地面(或冲刷线)处为零,并随深度成正比例增长。相应于深度y处的基础侧面土的地基系数cy=my;相应于深度h处基础地面土的地基系数c0=m0h,但c0不得小于10m0。其中m与m0为地基比例系数,其取值可参照下表采用,当有可靠试验资料时,可采用试验值。非岩石类土的比例系数m和m0值序 号土 

2、的 名 称m和m0(kN/m4)1流塑粘性土IL≥1,淤泥3000~50002软塑粘性土1>IL≥0.5,粉砂5000~100003硬塑粘性土0.5>IL≥0,细砂,中砂10000~200004坚硬,半坚硬粘性土IL<0,粗砂20000~300005砾砂,角砾,圆砾,碎石,卵石30000~800006密实卵石夹粗砂,密实漂卵石80000~120000注:①本表用于结构在地面处位移最大值不超过6mm;位移较大时,适当降低。②当基础侧面设有斜坡或台阶,且其坡度或台阶总宽与深度之比超过1:20时,表中m值应减小50%。岩石地基的地基系数c0不随岩层面的埋

3、置深度而变,其值按下表采用。岩石地基系数c0值编 号Raj(kPa)c0(kN/m3)110003000002≥2500015000000注:Raj为岩石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当Raj为中间值时,c0值采用内插法求得。离散后的等效弹性支承的弹簧刚度(k),就等于弹性支承作用面积(A,即单元高度与基础计算宽度的乘积)与地基系数(c0或cy)的乘积,即k=A×c0(或cy)。在离散等效弹性支承时,同一土层内可根据精度需要,将其分成若干部分,但在土层分界处,必须分开。将每一个分出的部分看成一个弹性支承,其作用点就在该部分的合力作用点处。下面是一个箱涵计算的

4、例子:上图中,除m0以kN/m4单位外,其余以m为单位。如图,将该箱分为17个单元,虽然整个结构都埋于土中,但由于需要研究箱体的受力,且箱体侧面是受到主动土压力,故在侧面不设弹性支承,而是将其考虑为荷载。所以,只有6、7、8、9、10号单元受到弹性支承,它们分别是弹性支承1、2、3、4、5、6。由于需要保持结构的稳定(维持结构的不可变性),故加上7号水平约束(非弹性支承)。取1m长的箱涵进行计算。1、6号弹簧,其作用宽度取所在单元宽度的一半,从而可计算它们的刚度为:k=m0h×A=20000×1.50×1.0×0.1=3000(kN/m)=300(

5、t/m)2、3、4、5号弹簧,其作用宽度取所在两个单元宽度和的一半,从而可计算它们的刚度为:k=m0h×A=20000×1.50×1.0×0.2=6000(kN/m)=600(t/m)对于桩基础,由于往往会发生水平位移,故需要在侧向放置弹性支承。下面是桩基础计算的例题:图为一直径2m的桩,将其在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部分划分为4个单元,它分别位于三种土层中。图中1、2、3、4即为等效弹性支承,它们作用的位置分别是由所在单元边界处的地基系数构成的三角形或梯形(即上图中右边的实线图形)的形心。分别计算4个弹性支承的弹簧刚度。弹性支承1:k1=0.5m1h

6、1×A1=0.5×18000×0.9(2+1)×3=72900(kN/m)=7290(t/m)弹性支承2:k2=0.5[m2h1+m2×(h1+h2)]×A2=0.5×(18000+70000)×0.9(2+1)×4=475200(kN/m)=47520(t/m)弹性支承3:k3=0.5[m2×(h1+h2)+m2×(h1+h2+h3)]×A3=0.5×(70000+110000)×0.9(2+1)×4=972000(kN/m)=97200(t/m)弹性支承4:k4=0.5[m3×(h1+h2+h3)+m3×(h1+h2+h3+h4)]×A4=0.

7、5×(44000+60000)×0.9(2+1)×4=561600(kN/m)=56160(t/m)在进行结构的基础设计时,遇到结构物置于地基上或埋于地基中的情况时,多数情况下,地基,往往表现为一个个分布的弹性支承。为了便于计算,将分布的弹性支承离散成等效的弹性约束。在桥博中,需要用户计算出相应的弹性系数。可以参考《地基基础》相关教程中的方法计算,如可按类似于m法计算:首先,将土看作为弹性变形介质,根据相关规范等查取针对某一土层的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m值,然后计算出地基系数Cz=m*z,其中:z是指深度。对于基础底部的地基系数C0=m0*h

8、,m0为基础底部竖向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h为基础的入土深度。然后,将土层离散,对于不同的土层,需要根据土层的顶、底面作为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