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泥鳅繁育技术

台湾泥鳅繁育技术

ID:10266569

大小: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4

台湾泥鳅繁育技术_第1页
台湾泥鳅繁育技术_第2页
台湾泥鳅繁育技术_第3页
台湾泥鳅繁育技术_第4页
台湾泥鳅繁育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台湾泥鳅繁育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台湾泥鳅繁育技术 大体上,泥鳅苗种的繁育包括如下技术板块: 亲本培育 催产孵化 苗种培育一、亲本培育    亲鱼是指性腺成熟并能用于人工繁殖的种鱼。通过强化培育可获得优良的泥鳅亲鱼,是泥鳅人工繁殖决定性的物质基础。整个亲鱼培育过程都应围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使亲鱼性腺向成熟方面发展而进行,是泥鳅人工繁殖中重要的技术环节。通过对亲鱼的强化培育,使其体质增强,性腺发育良好,达到人工催产的要求。亲本培育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亲本培育池的准备;    (2)亲本放养密度的确定;    (3)亲本培育池水质的控制;    (4)亲本营养需求;    (5)亲

2、本产后护理。1、亲本培育池条件    位置: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开阔向阳,交通便利;靠近产卵池、孵化设备和鱼苗池。    面积:以1~3亩的长方形池塘为好,便于饲养和捕捞。太小,水体稳定性差;过大,水质不容易掌控,且由于亲鱼过多,往往只能分批催产,多次拉网捕鱼引起亲鱼应激会影响催产效果。    水深:池深1.5~2m,正常水深0.5~0.8m。    底质:池底、池壁平整结实。池底保持10cm左右淤泥,以保水、保肥,同时为泥鳅提供躲避不良环境之场所。    池塘清整:挖除池底过多的淤泥,维修加固池埂,清除杂草,每年清池消毒。消毒一般多用生石灰,用量75

3、~150Kg/亩,漂白粉也是常用的消毒剂。2、放养密度    泥鳅一般2龄性成熟,作为泥鳅亲鱼,最好选择3龄以上,体质健壮、体色正常、体形端正、活力强、无伤残、鳍条完整的个体。雄鳅要求体长15~20cm,体重12g以上,而雌鳅要20g以上,最好能达到40~60g。选择亲鳅的同时要注意雌雄比例,雄鳅要多准备一些,一般♀∶♂=1∶2~3。    泥鳅亲鱼培育应采取专池单养方式。放养密度控制的原则是既能充分利用水体,又能使亲鱼生长良好、性腺发育充分。一般每亩放养100~150Kg为宜,最多可投放200Kg。放养的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当随着培育池条件、营养状况及技术状况

4、合理调控。3、水质要求    泥鳅喜肥水,看水施肥是保持水质的关键。亲鱼放养前,应先施好基肥,一般施基肥300~500Kg/亩;放养后,应根据季节和池塘具体情况施追肥,追肥以“少施、勤施、看天、看水、看鱼施肥”为原则,使水色为黄褐色或绿褐色,水质保持肥、活、嫩、爽,并调节池水中性或微碱性。另外,一定要施用发酵好的熟肥,切忌施用生肥。泥鳅亲鱼培育各阶段水质要求简述如下:    产后培育:泥鳅是分批产卵鱼类,整个夏季都可以产量,产卵期天气较热,产后亲鱼体质较差,耐低氧能力差,容易泛池。因此要根据天气和池水水色变化,看水施肥,做到少施、勤施、分散施,同时多加新水,勤加新

5、水,使水质保持肥、活、爽。    秋冬培育:入冬前要适当加强施肥,保持较肥水质,同时多投喂精料,并适时适量换水,使亲鱼在入冬前积累较多脂肪,以利于来年性腺发育。    春季强化培育:开春后,换掉一部分池水,并适当增加施肥量,以利于水温提高,快速肥水。    产前培育:临近产卵季节,亲鱼性腺发育良好,对溶氧要求较高,应保持水质清新。因此催产前15~20天,应少施或不施肥,并经常冲水,以防止泛池,同时促进性腺发育。4、营养需求    泥鳅亲本可投喂水蚯蚓、蚯蚓、蝇蛆、禽畜下脚料、鱼粉和豆粕、麦麸等,适当添加酵母粉和维生素。也可以投喂亲本专用配合颗粒饲料,并适当配以浮萍

6、和切碎的菜叶等植物性饵料。投喂饵料质量和数量应根据水温变化及时调整,在水温15~17℃时,饵料中动物蛋白含量控制在10%左右,植物蛋白含量在30%左右,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6%;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加饵料中动物蛋白质含量和投饵量。在水温20℃左右时,饵料中动物蛋白含量控制在20%左右,植物蛋白含量在20%左右,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5%~7%;在水温25℃左右时,饵料中动物蛋白含量控制在30%左右,植物蛋白含量在10%左右,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6%~8%。泥鳅亲鱼培育过程中,应加强施肥,保持水质保持肥、活、爽,使池中有较多的生物饵料。泥鳅夜间摄食比较活跃,白天的投

7、饲量占日投饲量的25%~30%,夜间占70%~75%。具体投饲量还应根据天气、水质、水温、溶氧等具体情况适当增减。5、亲本产后护理    亲鱼产卵后的护理是生产中需要引起重视的工作。因为亲鱼在催产过程中常常会受伤,如果不给予很好的护理,将会造成亲鱼的死亡。    亲鱼受伤的主要原因有:捕捞亲鱼网的网目太大、网线粗糙,导致亲鱼鳍条撕裂,鱼体擦伤;捕鱼操作不规范造成鱼体受伤;水温高、运输时密度大、路程远造成缺氧损伤;催产过程中亲鱼跳跃或撞到池壁上受伤。因此,整个催产过程中必须小心操作,避免亲鱼受伤。对于受伤亲鱼,要及时处理,加强护理,以减少产后亲鱼的死亡。    产卵

8、后亲鱼的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