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

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

ID:10290714

大小:7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6

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  _第1页
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  _第2页
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  _第3页
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  _第4页
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  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冷战结束已经十来年了。苏联从80年代中期即开始出现意识形态的演变,以后戈尔巴乔夫的所谓"政治新思维",进一步削弱了苏联作为美国意识形态对手的地位。当时国内外都有一种说法,一种希望,就是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将要淡化,各国将以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为出发点来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一些观察家的预想是,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将带来越来越多的政治对话和文化沟通,国家间矛盾虽然不可避免,但主要将以经济竞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可能激化,成为主导性的矛盾。美日、美欧之间的

2、"经济战"是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另一些观察家则预料世界将走向"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将不再像冷战时代那样,以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自己在国际上的远近亲疏,而是注重自身的安全利益,甚至不惜为资源、领土而战。1991年的海湾战争即是这种见解的佐证。这两种观点殊途同归之处,在于都认为冷战时期那种两大阵营之间的意识形态纷争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未来的国际关系将进入一种常态(国家间为经济利益而合作或竞争),或者恢复另一种常态(各国为维护自身安全而斗争,某些大国争夺霸权),因而有了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将要"

3、淡化"的期待。  从冷战后的历史进程来看,美国非但没有淡化其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反而在许多方面突出宣传其价值观。美国的思想库和学术界不断推出各种引起争论但有广泛影响的政治观点,如弗兰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宣扬以推进各国"民主化"来维护世界和平的"民主和平论",以及"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等等。这些观点的视角不同,结论也不同,但都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

4、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社会条件改变了,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基础和行为改变了,反映这些条件和利益、指导行为的意识形态也会随之调整变化。就此而言,意识形态可以转变,但很难"淡化"或消失。  冷战时期两大意识形态的斗争,同当时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政治经济营垒的利益之争相互配合,因此显得异常激烈。但是这不等于说在其他历史时期阶级国家就不高举意识形态的大旗。例如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极力宣扬"民主"和"民族自决";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民族解放的旗帜

5、。这就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所说的"两大势力竖起了两面大旗"。希特勒靠标榜“国家社会主义”(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更为恰当)起家,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同英美资本主义的争夺世界霸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争斗。在20世纪的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斗争是一种常态,而非冷战时期所独有。  一、美国意识形态演变的的全球化背景  在不同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国家间意识形态斗争的内容是不同的。一些学者将冷战结束后的现时代称为"全球化时代"。本文姑且接受这一说法,进而分析全球化对美国意

6、识形态的影响。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首先是由经济力量推动的。全球经济系统是比全球政治系统更为活跃、更为开放的系统。全球政治系统由主权国家组成,是一个相对稳定和相对封闭的系统。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看,领土疆域的政治划分,各国关税制度的设立和政治制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尽合理。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政治对立和军事对抗,更是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巨大障碍。当冷战结束、世界政治形势走向缓和时,作为经济全球化主体和动力的跨国公司,迅速抓住机遇,在全球范围组织生产和流通

7、活动。商品、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跨国界流动,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也使全球经济系统愈加发达并逐渐走向有序。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系统的开放和活跃也有赖于全球政治系统的稳定和调节。从正面看,世界和平的局面基本稳定,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危险不大,保证了全球经济系统的开放性;国际组织对跨国经济合作的推动,各经济大国间已经和正在建立的协调机制,对国内经济的宏观调节和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反面看,巴尔干等部分地区战乱频仍,造成政治系统的紊乱,也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

8、序,使有关国家和地区很难汇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经济全球化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带来国际政治冲突的解决。但是,以发动战争、掠夺殖民地或领土、侵占资源、奴役人民的方式来争夺地区或世界霸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毕竟得不偿失,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无此必要。当今的国际政治斗争,仍然以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为后盾,仍然发生以武力相威胁甚至直接军事侵略的情况,但越来越多的政治斗争是在谈判桌旁、会议厅里、因特网上、传播媒体中进行的。贸易争端、知识产权保护、金融稳定、非法移民、跨国犯罪、生态平衡等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