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法初探

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法初探

ID:10294651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法初探  _第1页
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法初探  _第2页
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法初探  _第3页
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法初探  _第4页
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法初探  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法初探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法初探长期以来,老师传授知识时多是“一言堂”。学生变成全盘接受知识的工具,很少有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违反了教育本身的宗旨。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实现利教、利学、利考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应该成为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的旗帜。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同时加紧进行课程改革,正是这一教育发展趋势的现实反映。所谓课改,即调整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整体结构,教师借助先进的现代化教学仪器和教学手段,如用多媒体、投影仪、幻灯片、电视、录像等教具,通过提问、诱导、启发、讨论等手段,改变原来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力图取得最佳的教学

2、效果。面对不可抗拒的课程改革的大潮,作为以三尺讲台为人生舞台的第一线教育工作者----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去应对呢?笔者认为,明智之举是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所谓传承,简单地说,就是继续传统教学模式的合理成分和成功的教学方法。例如: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输;帮助学生建立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整体框架、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注重对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比较;组织有针对性的习题进行练习,加强对知识的落实和检测等。假如完全抛弃这些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华,良莠不分,搞一刀切式的绝对否定,创新教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那么有了对传统教学模式

3、精华的继续,如何实现创新呢?本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能较好地体现历史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就此求教于各位同仁,以共同提高。一、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对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完善课堂教学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历史课堂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爱好,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推动了师生的相互合作学习和研究,良好地体现了教学民主化的思想。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从狭义上解释,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4、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我国的传统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试验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针对这一状况,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的学习方式。例如,我在讲述“法兰西第一帝国”前,先向同学们介绍,拿破仑是法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政坛人物和

5、军事奇才,是许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要求大家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关拿破仑的卓越政绩、闻名战例、趣闻轶事等,完成一篇《我看拿破仑》的家庭作业。在讲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前,就该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曲折”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社会调查课题;采访你的父母、爷爷、奶奶、邻里乡亲等,了解他们当时看到的反右派、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反右倾运动是怎么一回事,出现了一些什么希奇的现象?并在下堂课上介绍给大家。结果同学们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他们通过上网、走访、查阅文献等,收集到了各种各样有些连我也闻所未闻的相关信息、资料,并涌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尽管部分观

6、点显得幼稚和有失偏颇,但他们究竟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而且老师对他们的充分肯定使他们对历史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浓厚爱好,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且培养了他们的相互合作的精神。二、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创新意识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明显趋势是打破了学科的封闭性,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并携手联合加快学科教育在学生身上的整合作用。这就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进一步改革,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进一步冲击传统的、教师一味讲述教材的“复印机式”的教学模式。因而以师生共同讨论为主的模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且效果很好。例如:

7、在讲述“苏东剧变和社会主义的曲折”这一问题时,利用学生对这一问题即好奇又迷惘而表现出的浓厚爱好,在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积累了较多有关这一问题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如何正确熟悉社会主义国家的曲折发展”为题,开展课堂讲座,指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不同的观点相互激烈辩论。结果发现学生态度积极大胆,思维极其活跃,不仅各种看法不尽相同,而且持不同观点的同学相互争论得面红耳赤。我在充分肯定他们大胆思辩的同时,循循善诱,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国际环境的制约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自己所了解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独树一帜这个不争的事实中最后得出结论:苏联和

8、东欧各国发生剧变,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政权,纷纷放弃社会主义而改走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