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绘地图的绘制

分析测绘地图的绘制

ID:10324046

大小: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分析测绘地图的绘制_第1页
分析测绘地图的绘制_第2页
分析测绘地图的绘制_第3页
分析测绘地图的绘制_第4页
分析测绘地图的绘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测绘地图的绘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测绘地图的绘制欢迎来到站,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提供了测绘地图的绘制,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1.概述MAP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球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评价、建模和输出的计算机系统。近几年来,MAPGIS广泛应用于测绘遥感、环境治理、灾害预测、地质填图、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矿产资源评价和地学制图等各个领域,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MAPGIS与测绘地图测绘制图是测绘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展多学科、多途径的测绘科研研究中,自始至终都要运用测绘地图来表现研究成果。在传统的测

2、绘制图过程中,要经历若干个成图步骤。MAPGIS测绘制图过程主要分为资料准备、图形输入、图形编辑、颜色设计和图形输出等几个阶段MAPGIS提供了两种图形输入方法:一种是数字化输入,即采用数字化仪人工手扶游标跟踪,将原图资料转化为图形数据;另一种是扫描矢量化,通过扫描仪扫描原图,以栅格形式存贮于图象文件中,并经过矢量转换为矢量数据。以上功能可用MAPGIS的输入编辑子系统来完成。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就要进入图形编辑数据校正、图形的整饰、误差的消除、坐标的变换等工作,由MAPGIS图形编辑子系统、误差

3、校正、图形裁剪属性库管理等系统来完成上述各项功能。颜色是测绘地图表现的一种重要要素,它直接影响测绘地图的表现力和图面效果。因此,测绘图对颜色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MAPGIS对测绘地图作了颜色的要求,在分析了测绘地图印刷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灵活、方便、精确的颜色定义和色标系统。图形输出是MAPGIS地质制图的最后一道工序,通常是把显示出的图形数据,经过以上步骤,在基本符合要求后,由MAPGIS的输出系统将编辑好的图形显示到屏幕或指定的设备上。经以上处理过的数据,可以实现测绘图件的数字化,并建立

4、图形和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数据库。测绘信息数据全部存储于计算机中,可以将具有同一特性的图形要素放在同一层中,即是将图形数据分幅录入这样易于管理和查询,而且可灵活地进行分幅检索、添加图幅、删除图幅。3.MAPGIS的优点分析MAPGIS软件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理信息系统,它主要由数字化子系统、图形编辑子系统、拓扑结构处理子系统、数字高程模型子系统、地图建边建库子系统、专定属性定义及管理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空间分析子系统、图像分析子系统、图形输出交换子系统等功能模块构成。各系统之间既互相独立,具

5、有各自功能,又共享其数据信息,可实现综合查询和信息分析。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在结构上该系统采用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混合结构,并完善了国内外大多数GIS软件系统所采用单一数据结构或侧重某一种数据。结构的局限性,以满足不同问题对矢量、栅格数据的不同需求,而且两种数据库结构的信息可以有效方便地互相转换和准确套合;二是在应用上该系统分为输入、编辑、库管理、空间分析和输出五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优点如下:(1)输入手段:具有扫描仪输入、数字化仪输入、GPS输入等功能,也可接受DBASE、FOXBASE等数据

6、库的数据,并且具有完备的错误、误差等校正方法。(2)编辑功能:具有直观实用的属性动态定义编辑功能和多媒体数据,具多重数据结构的属性管理能力。(3)地图库管理:具有较强的地图拼接、管理、显示、漫游和灵活方便的跨图幅检索能力,可管理达数千幅地图。(4)空间分析:具有功能齐全,性能良好,并且具有拓扑空间查询和三维实体叠加的分析能力。(5)输出功能:具有齐全的外设驱动能力和国际标准页面描述语言的Postscript接口,可输出符合任何公开出版质量要求的数字化产品图件,并具有能自定义的灵活性报表输出功能。

7、【摘要】小编和大家分享山地区构造地貌及其水系研究,欢迎大家前来了解、查询。摘要第4-5页ABSTRACT第5-6页第1章绪论第9-19页选题依据及其意义第9-10页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青藏高原的研究概述第10-11页青藏高原东缘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构造地貌综述第12-16页DEM数据及技术路线第16-19页数字高程模型第16页SRTM-DEM数据第16-18页论文的技术路线第18-19页第2章龙门山地区地质、地貌概述第19-25页区域地质特征第19-21页松潘甘孜造山带第20页龙门山

8、构造带第20-21页龙门山前陆盆地第21页地层概况第21-23页研究区的地貌与水系第23-25页第3章龙门山地区新构造特征分析第25-37页主要活动断裂第25-31页岷山断块第25-28页龙门山断裂带第28-31页现代构造应力场第31-34页数据收集及反演方法第31-33页现在构造应力场反演结果第33-34页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特征第34-37页中央断裂的地表破裂带第34-35页前山断裂的地表破裂带第35-37页第4章龙门山地区地貌特征分析第37-49页最佳分析窗口第38-39页地形形态分析第3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