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

灵山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

ID:10332836

大小:2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5

灵山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_第1页
灵山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_第2页
灵山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_第3页
灵山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_第4页
灵山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_第5页
资源描述:

《灵山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概要说明一、规划期限本次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至2020年,中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0年。二、规划层次本次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空间层次。(1)市域范围河池市行政范围,总面积3.35万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东至洛东镇、西至侧岭乡、南至石别镇、北至金城江城区界,包括金城江区的金城江街道、东江镇、拔贡镇、六甲镇、白土乡、五圩镇、河池镇和侧岭乡,宜州区的庆

2、远镇、德胜镇、刘三姐镇、石别镇、龙头乡、同德乡、洛西镇、洛东镇、怀远镇,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大才乡,总面积约3332.6平方公里。(3)中心城区范围中心城区包括“一城两区”,即宜州城区和金城江城区,总规划建设面积约135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其中宜州城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75平方公里,金城江城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60平方公里。三、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一城三区”建设(即生态长寿地·三姐文化城、精准脱贫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总量

3、实现新跨越,生态引领、循环驱动的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河·路”经济带基本形成;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国家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居民收入和人民幸福指数迈上新台阶,与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城市性质、职能和规模(1)城市性质渝桂新南向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国家重要的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桂西北区域中心城市,民族风情浓厚的世界长寿市。(2)形象定位生态长寿地,三姐文化城。(3)城市职能

4、u桂西北重要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u渝桂新南向通道上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u以长寿文化及刘三姐文化为代表的全国知名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u以有色金属为主导的生态环保型产业示范基地;u桑茧丝绸和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的特色产业基地;u山水特色突出的生态宜居城市。(4)城市规模近期(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约6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为72.1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约1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35.2平方公里。其中,宜州城区人口约6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75.2平方公里,金城江城区人

5、口约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60.0平方公里。二、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2020年、2030年市域人口规模分别为450万人、520万人,2020年、203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分别为42%、62%。三、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构建“一核两副多节点,两带两轴两片区”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核:金宜城市走廊城镇化核心区,完善市域综合服务中心的职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制造业。两副:巴马县城和南丹县城,巴马县城依托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和“长寿养生”世界性品牌,打造河池市的旅游服务中心。南丹县城发挥其民族风情和特

6、色产业优势,建设河池市域的副中心城镇。多节点:其他县城,积极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完善县城服务功能,形成面向全县的综合型服务中心。两带:沿黔桂走廊城镇带和沿红水河流域城镇带。沿黔桂走廊城镇带依托六宜高速公路、黔桂铁路等形成的发展轴,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化工、建材、桑蚕、酒水、制糖和文化旅游等产业;沿红水河流域城镇带围绕红水河沿岸区域形成的城镇带,重点加快发展电力、长寿养生健康旅游、现代中医药、绿色长寿养生食品等产业。两轴:沿贵南高速铁路城镇发展轴和沿桂百铁路城镇发展轴。沿贵南高速铁路城镇发展轴,依托贵南

7、高铁、涪陵至南宁铁路、兰海高速公路等形成的市域发展主轴,串联河池中心城区、环江县城、都安县城和大化县城,延伸至南宁和贵阳,是河池对外联系的最重要通道。沿桂百铁路城镇发展轴,依托桂林到百色铁路、汕昆高速公路形成的市域发展次轴,串联河池中心城区、东兰县城、巴马县城、罗城县城,延伸至桂林和百色,重点推进沿线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与桂林、百色旅游合作的重要轴线。两片区:北部综合发展片区和西部旅游发展片区。北部综合发展片区:主要包括宜州区、金城江区、环江县、罗城县和南丹县,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化工、食品加工和茧丝绸等

8、产业。西部旅游发展片区:主要包括巴马县、东兰县、凤山县、天峨县、都安县和大化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长寿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以及旅游配套服务产品,打造长寿养生国际旅游目的地。一、中心城区总体形态布局中心城区整体形成“一带一廊四中心、一城两区五组团十五片区”的空间结构。一带:指龙江滨水景观及城市发展带,沿龙江布局有金城江城区、大任、怀远及宜州城区。一廊:指依托高速公路、城市大道(原323国道)、黔桂铁路等形成的金宜城市走廊。四中心:宜州主中心,围绕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