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ID:10338439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_第1页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_第2页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_第3页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_第4页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摘要】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政府管理的公共资源和资金也相应增加,管理的方式趋于多样化,社会公众对公共资源和资金使用的效率、效果和经济性更为关注。政府绩效审计风险的普遍存在,迫切需要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理论研究不断加强。对于政府绩效审计是否可以借鉴应用于民间审计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我们认为,虽然借鉴的同时需要对风险导向审计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的涵义进行重新界定,但风险导向的理念与方法着实可以为政府绩效审计注入新的活力。【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审计风险一、风险导向下政府绩

2、效审计的界定在存在委托与受托经济责任假设和正当怀疑假设下,政府审计通常被划分为两类:合规性审计与绩效审计。其中,前者包括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对于绩效审计,当前不存在世界范围内统一的做法,无论在概念界定,还是实务操作中都没有体现对风险的考虑。各国或组织的准则或规范中也未提出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没有将政府运营所面临的风险与政府绩效结合在审计过程之中。而在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界的准则或规范中,都引入了风险的概念和控制措施。我们认为绩效审计是介于传统财务审计和管理咨询评价之间的一种混合物,它既继承了传统财务审计的

3、独立性、客观性等优点,同时,又借鉴了管理咨询评价之间的一种混合物,它既继承了传统财务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等优点,同时,又借鉴了管理咨询评价的专业分析技能和依评价结果进行改进的功效。因此,本文借鉴INTOSAI的定义,考虑风险因素,将风险导向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表述为:对政府部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一种监督活动,以评估审计风险为基础,重点测试高风险部门和高风险业务,目的是通过审计促进被审计单位降低风险、提高绩效。包括以下内容:(1)依据管理原则、政策和实务,对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进行审计。(2)通过检查信息系统、绩效评价

4、、监督机制,对人力、财力和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审计。(3)将被审计单位目标的实现情况与预期影响进行比较,评估其活动产生的影响,对有效性进行审计。(4)评估部门及业务风险,关注高风险领域。相对来说,财务审计一般运用较为固定的标准,而绩效审计没有特别的要求和期望,在审计项目、审计对象、方法和意见等方面比较灵活。基于此,绩效审计的特征在于其所分析问题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这就与风险息息相关。风险导向的理念如何引入到政府绩效审计之中呢,下文将从理念和理论框架两方面进行探讨。二、政府绩效审计对风险导向理念的借鉴(一)风险导向审

5、计的引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在具体项目的审计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开发出了一种以评估审计风险为中心的审计模式,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实务,以此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这就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它是在评价和分析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对所审计的项目保持合理的职业警觉,该模式在审计财务信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审计环境,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全过程。风险导向审计使审计人员从被动地承受风险转变为主动地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在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又有针对性地控制和降

6、低了审计风险,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并且减轻了审计人员的责任,从而为现代审计开拓了新的思路。注册会计师业务存在审计风险,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同,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在不断加强。这样的需求在政府审计中是否也同样存在呢?政府审计是否也可以借鉴风险导向的理念呢?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随着政府职能由监督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及公共需求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责任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传统责任机构的作用在不断加强。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政府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扩展到绩效审计。同时,政府也要

7、越来越多地关注自身风险。政府可能要面临的风险是政府审计选择审计项目以及确定重点审计领域的依据。那么,为了更好地应对风险,绩效审计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失为一良策。在此,需要对风险导向下的政府绩效审计中的“风险”进行重新界定,因为民间审计与政府审计之间存在较大不同。(二)政府绩效审计风险与民间审计风险的比较目前,审计理论界所研究的审计风险通常是针对外部审计的风险。国内外学者和官方组织都对审计风险的内涵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基本结论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对于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地发表意见的

8、风险,强调审计过程的缺陷给审计主体带来的后果。显然,这个观点对于民间审计风险来说,无疑是恰当的。但对于政府绩效审计风险来说,则稍显不足。而我们认为两者很大程度上存在差异:1.审计风险的社会影响范围不同一方面,政府绩效审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政府行为,一旦发生审计风险,所造成的后果远比民间审计严重得多,涉及的面也广泛得多。民间审计风险一般只涉及某个注册会计师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