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ID:10342614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_第1页
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_第2页
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_第3页
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_第4页
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摘要:投资效率低下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解决该问题也是国内学者多年来研究的方向,本文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股权结构的方向进行论述,试图找出解决非效率投资现象的方法。关键词:股权结构投资效率投资过度投资不足一、研究背景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企业财务决策由追求产量、业绩最大化逐步过渡到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上来。然而在实践中,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依然大量存在,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尤为严重:行业投资过度,盲目多元化投资,投机性投资等等,浪费了巨大的社

2、会资源。从市场制度来看,我国的资本市场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资本市场自诞生以来就肩负着为国有企业解困的历史使命,过分强调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而忽略了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导致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而且我国资本市场的组建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制度安排与推进。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由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和外资股组成,国有股的“一股独大”和股权分置是资本市场的两大特征,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严重。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它更多的表现为所有者(主要是股东)

3、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股权结构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产权基础,因为它决定着一个公司所有权的产权配置效率,进而可以影响公司管理层的决策行为。股权结构有很多方面的特征,笔者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前几大股东的牵制制衡程度、控股股东的性质。关于投资效率,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它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是经济效率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但又是相对独立的特殊构成部分。对于投资企业来说,如果其投资活动是有效率的,它应该表现为一种能够使企业价值得以实现最大化的状态。相对应的,该状态如果不能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

4、就表现为非效率投资,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及公司的利益就会受损。三、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现状分析在我国,由于政府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非常看重其所控制的国有上市公司对地方经济、市政建设、就业和税收等方面的贡献。因此国有企业承担了这些较为沉重的非经济目标的负担,在所有者缺位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无法界定企业是否低效投资。为了更加客观明确地说明问题,判断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非效率投资行为,本文选用深沪两地566家有投资增长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来考察其非效率投资的特征表现。对于一个成熟规范的证券市场来说,股价应该是最能够反映

5、公司经营状况、发展潜力的经营指标,例如托宾Q就是以股价为基础的价值型指标,但是,我国股市由于存在股权分置、发行管制、市场封闭等问题,股票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功能非常有限,因此,托宾Q等使用二级市场价格反映公司价值的指标非常不适合作为相关研究的衡量指标。比较而言,经营业绩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的投资效率。本文选取资产利润率(ROA)、净资产利润率(ROE)等指标来反映企业运行效率。表12008-2010年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变化趋势比较衡量指标2008年2009年2010年总资产净利润率0.0610.0590.055流动资产净利润率0.14

6、50.1450.138固定资产净利润率1.4291.1731.037净资产收益率0.1270.1180.109每股收益0.4400.4120.359托宾Q1.7982.2281.295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本文所选择的指标基本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此可以判断,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四、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的治理机制分析研究我国上市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形成机制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特殊的股权制度安排。举例来说,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人股同股不同权的特殊股权制度安排容易导致股东目标出现差异。个人股股东投资的主要目的

7、在于获取股票流通转让的资本利得收益,其行为目标为企业股票市值的最大化;国有股股东由于其股权无法在证券市场流通转让,其行为目标为国有股所代表的资产——国有资产的增值最大化。不同股东所追求的利益目标呈现出明显差异,而这种目标的差异化就极易造成非效率投资。(一)大股东性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当大股东为国有性质时,并不存在显在的所有者,其产权代表为各级政府代表及其代理人,由于国有产权代表对经理的监督收益并不能与监督成本匹配,从而弱化了对经理的监督。中小股东存在搭便车动机,也不能对经理进行有效监督。另外,国有控股公司由于存在所有者缺位问题,管理

8、者可能更加倾向于过度自信。因此,国有性质大股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容易出现过度投资。当大股东为非国有性质时,大股东出于保障自身利益目的,可以对经理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有效制约过度投资行为。(二)“一股独大”、股权集中度对投资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