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全套

2018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全套

ID:10349652

大小:26.9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05

2018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全套_第1页
2018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全套_第2页
2018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全套_第3页
2018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全套_第4页
2018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全套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全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8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全套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杂剧产生以前,正统的诗文一直占据着文坛的统治地位,而宋元时期戏曲小说的逐渐勃兴,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态。读元明杂剧,既要看到它与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联系,更要注重它的特殊性。说到联系,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古老的诗歌传统对元明杂剧的深刻影响,它首先是诗的戏剧,是“美文舞蹈的、诗韵兼全的”一种艺术形式。元明杂剧不仅汲取了诗词歌赋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还熔铸了诗的灵魂和精神。只要认真读一读《西厢记》《汉宫秋》等杰作中优美的曲词,就不难领略到这一点。如明人何良俊评郑光祖的《倩女离

2、魂》之[圣药王]曲曰:“清丽流便,语人本色;然殊不浓郁,宜不谐于俗耳也。”然而,元明杂剧毕竟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的曲词必须与情境、矛盾冲突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必须与表演艺术水乳交融。《元曲选》的编订者臧晋叔谈到:“词本诗而亦取材于诗,大都妙在夺胎而止矣。曲本词而不尽取材焉,如六经语、子史语、二藏语、稗官野乘语,无所不供其采掇,而要归断章取义,雅俗兼收,串合无痕,乃悦人耳。”杂剧展现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故须兼收并蓄,雅俗共赏,便是所谓“情词稳称之难”。王国维激赏《窦娥冤》第二折的[斗虾蟆]等曲,说:“此一曲直是宾白,令人忘其为曲,元初所谓当行家,大率如此。”王国维是

3、真正读懂读透了元曲,他不仅将其当作戏剧的文学剧本来读,且当成美文来读:“由是观之,则元剧实于新文体中自由使用新言语,在我国文学中,于《楚辞》《内典》外,得此而三。”王氏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同一著作中,他又指出“元剧最佳之处……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足见王氏的“自然”与“意境”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元杂剧的“自然”与“有意境”又与诗词文赋不同,这就是它总体风格上的恣纵、奔放、朴野、犷悍,即本质上的自然之美,本色之趣。这个特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艺术语言方面。明初无名氏的《贫富兴衰》第一折[点绛唇]以下三曲,起手不凡:“四玲云迷,雪

4、花飘坠;长空内,柳絮纷飞,裁剪的鹅毛碎。”将雪景描写与人物内心活动溶成一片,用语精炼,比喻恰切,真可与《水浒传》中“风雪山神庙”的描写相媲美。“自然”之誉当然包括剧作家深刻敏锐的思想感情,“意境”说也与戏剧情境、人物命运以及矛盾冲突相联系,语言文字自然是情感与思想自然的外化,而深层的东西当然是思想感情和内容。(摘编自王星琦《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宋元以后,戏曲小说取代诗文而占据文坛统治地位,使文坛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元明杂剧表现出的“诗的戏剧”的特点,是指曲词与表演艺术的水乳交融。C.诗、词、曲一脉相承却又各有特点,但曲作为新的

5、艺术形式,又具有特殊性。D.元杂剧的“自然”特指语言文字上的自然之美、审美之趣,即奔放、朴野的艺术风格。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讨论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论证思路清晰严谨。B.文章分析了杂剧与诗词的联系与区别,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杂剧特殊性的表现。C.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丰富的论据使观点显得更为真实可信。D.对于杂剧的分析,文章兼及艺术和内容两个层面,对内容的分析是其更重要的目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按照何良俊的观点,《倩女离魂》的曲词充分体现了郑光祖对诗歌传统的借鉴和超越。B.元明杂剧必须与表演艺术

6、相互交融,这既是一种约束限制,也为其发展带来机遇。C.只有真正读懂、读透元曲的人,才能体会到杂剧曲词的“稳称之难”,进而欣赏其美。D.《窦娥冤》中窦娥临终发下三桩誓愿,由此可以看出王国维评价元曲时所谈的意境。(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夜行列车胡炎漆黑漆黑的夜,列车像一条泅渡的鱼,游向看不见的远方。疲倦像一只无形的手,合上了一双双沉重的眼睛。几个精力过剩的民工,脱下臭烘烘的鞋子,两脚盘坐在座位上,饶有兴致地打着扑克。间或有列车员走过车厢,逡巡着那些睡意朦胧的旅客,提醒他们看好行李。她也因了,哈欠又深又肥,不时迷迷糊糊地打一个盹。身旁,老伴儿歪着头已经睡熟了,嘴角

7、垂下一条黏亮亮的口水,偶尔咂巴咂巴嘴,似乎在梦里尝到了什么美味。她撩起襁褓的一角,婴儿,酣酣地睡在怀中。手机震动起来:“路上没堵车吧?”这已经是老黑第三次询问了。“堵车”,这是只有他们之间才能够听懂的暗语。“没堵,准点到。”她答得心不在焉。仿佛怕婴儿飞了,她下意识地把婴儿抱得更紧了些。此刻,她与婴儿的体温融在了一起,那娇嫩的肌肤和柔弱的心跳,也似乎与她密不可分了。“况且——况且——”车轮与铁轨,反反复复地重复着这个词,“况且”什么呢?似梦非梦,恍惚中她好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