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ID:10355295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_第1页
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_第2页
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摘要】教育对凉山彝区乡风文明道德教育作用日益深远,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从凉山昭觉彝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乡规民约三个方面阐述道德教育路径,提出了彝区道德教育关键环节,包括采取:一村一幼、双语教学、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科普知识宣传和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等措施。中国1/vie  【关键词】彝区;乡风文明;关键环节  昭觉是全国最大少数民族聚居县,地处川滇黔结合部的乌蒙山片区,集革命老区、彝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封闭自守、不求进取、安于现状

2、、小富即安的生活态度,使区域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交织。昭觉县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昭觉县目前广大农民仍未脱离温饱线,如何加强民族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对实现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与管理民主”,道德建设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和动力。彝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的特殊性,其乡风文明建设的特点、内容、形式以及存在的

3、制约因素不同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必须充分结合彝区实际,客观分析并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道德的提升的现实路径。  一、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由于经济条件、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存环境等不相同,形成了本民族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如尊老爱幼、互相帮助、扶贫济困等优良传统,其特点具有自发性、淳朴性、民族性和权威性。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如《论语》《道德经》《三字经》《弟子规》等在孩童启蒙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彝族也有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彝文典籍,如《玛牧特依》《勒俄特依》《尔比》

4、《妈妈的女儿》等,作为彝族家庭教育启蒙性的传统教育经典,广泛传播于婚嫁场所、家支集会地等[2]。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认为:传统意味着许多事物,就其中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看,它的涵义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任何�墓�去延传至今的东西[3]。彝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要弘扬民族传统道德中所包含的文明、勤劳、善良、诚信、团结、和谐等精神,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

5、育教学质量。  新农村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我们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创新,以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不断提高新时期农民的道德素养,创立符合时代精神的乡村文明,挖掘道德资源,包括对家规家训的重释与对传统乡规民约的现代转换[4]。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民族传统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凉山彝区道德教育路径选择  (一)开启家庭教育的启蒙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传统道德教育首先要通过家庭教育的启蒙来实现,通过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共同活动、人

6、际交往中,践行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礼让宽厚、互助友爱等传统道德元素的言传身教,使孩子感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同时,对孩子品格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5]。  (二)注重学校教育的实践性  学校教育是践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者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案例研究、辩论会、视频图像、故事会、课堂讨论等方法,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人文价值熏陶结合起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拓展、挖掘、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传授具有传统道德内涵的戏曲、谚语、歌谣、碑刻铭记、民间神话传说、风俗习惯和娱乐活动等口头故事,

7、让受教育者在充分了解家乡传统风俗文化的基础上,培养乡土感情,以达到发扬传统道德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深化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力求建立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德育教学体系。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熏陶氛围,在走廊、教室、宿舍、办公室等铭刻历代先贤们践行传统美德的华美诗篇或动人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教育者在乡村学校举办历史事件演讲、优秀古诗文朗诵、征文、歌咏、摄影等比赛以及民俗技艺训练、参观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组织电影和宣教片的观看等相应的以传统道德教育为旨的文体、社团或其他课外

8、活动。其次,道德教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适应,将传统道德的继承与现代文明的渗入相结合,赋予忠诚勤劳、理解谦让、诚信和睦等传统道德元素新的内涵;最后,要发挥传统道德教育的世代延续性,在潜移默化地熏陶下使其深入人心。  (三)延续乡规民约的传承性  民间风俗如农谚、传说、民谣、地方乡村谚语、歌诀以歌谣谚语、民众读物等文学形式,乡规民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