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我国关于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ID:10420594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我国关于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_第1页
我国关于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_第2页
我国关于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_第3页
我国关于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_第4页
我国关于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关于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关于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摘要:信用证纠纷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没有关于信用证的专门立法,我国同样没有关于信用证的专门成文法规。自从1987年中国银行开始在所有开立的信用证上接受UCP400以来,至今国内已发生了多次重大的信用证欺诈案件,迫使我国也不得不逐渐把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引入法院司法实践当中。  关键词:欺诈例外原则;信用证;实质性欺诈    1我国关于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    我国各级法院已经有不少涉及信用证欺诈问题的判例,但是一直没有形成权威性的规范体系,目

2、前关于信用证交易欺诈及欺诈例外的立法过于苍白,有待补充此方面的立法或制订相关的专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5条对信用证诈骗有所规定,因是针对刑事犯罪而作用有限,其他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的规定不是过于抽象,就是不具有直接针对性。  最高人民法院在1989年《全国沿海地区涉外、涉港澳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中涉及到了信用证欺诈问题。该《纪要》充分肯定了信用证独立抽象性原则,要求法院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冻结中国银行所开信用证下贷款,又规定了人民银行可以冻结证下款

3、项的几项要件。虽说《纪要》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上普遍承认的欺诈例外,表明了我国司法界对该原则的态度,是当时我国应对信用证欺诈的主要法律依据。但《纪要》存在的局限性也是相当明显的,例如,缺乏如何认定信用证欺诈的具体规定、在适用对象上仅限于中国银行而没有将有资格开办外汇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纳入其中。这些缺陷在我国加入WT0后更加制约了我国信用证业务的开展。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11月14日发布了《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在第八条明

4、确规定了构成信用证欺诈的四种情形:①受益人伪造单据或者提交记载内容虚假的单据;②受益人恶意不交付货物或者交付的货物无价值;③受益人和开证申请人或者其他第三方串通提交假单据,而没有真实的基础交易;④其他进行信用证欺诈的情形。当然,信用证欺诈例外也是有排除情况的,即使是认定了信用证欺诈存在,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因此为了提高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外”的门槛,防止司法不当干预阻碍信用证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该《规定》在第十条对排除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情形进行了规定。  该《规定》的出台在一定程度起到了指

5、导处理信用证欺诈案件的作用,通过列举的方式指明信用证欺诈的具体情况和标准,既有利于维护信用证的独立性和安全性,也有利于打击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不法行为。然而,《规定》未列出具体信用证欺诈的认定标准和欺诈的其他情形。同时,作为司法解释其效力在立法体系中较低,这与我国贸易大国和近年来信用证使用越来越频繁的现状不符。    2我国关于欺诈例外原则的司法实践    我国有关信用证项下欺诈问题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对国际惯例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对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不适当、不正确的现象,需提高法官素质,对此种现象加以纠正

6、。我国司法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对善意第三方合法权益保护不够。厦门海事法院在1996年12月21日审结的“中包进出口有限公司诉千金一国际有限公司欺诈案”就是一例。原告厦门象屿保税区中包物资进出口有限公司与被告香港千斤一国际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总价值225万美元、7500吨热轧卷板的分批装运合同。中包公司依约于同年7月1日开出180天远期不可撤销信用证。被告千斤一公司在议付期内向议付行交付了全套单据。原告中包公司于1996年7月18日向开证行福建兴业银行厦门分行承兑并取得可全套单据,该行于7月25日对

7、外承兑。千斤一公司取得承兑汇票后转让给英国伦敦的一家公司。等到提单载明的海轮到达目的港福州马尾港后,原告持上述提单前往提货,但该轮并无提单上载明的货物,原告中包公司发现被告提供的提单是虚假的,故起诉至厦门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认定千斤一公司与船方涌威公司对原告的蓄意欺诈,并撤销开证行信用证项下的付款义务。但是法院作出判决时,很明显无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千斤一公司取得承兑汇票已经转让给了英国伦敦的一家公司。该法院没有考虑到信用证下汇票的持有人的存在,更没有考虑该承兑汇票的持票人的正当性问题。他们在一相情愿要保护国

8、内开证申请人利益时,轻易并且未经审判就剥夺了信用证下汇票的善意持有人的巨额财产以及上诉权利。  (2)缺乏界定信用证欺诈的统一标准,法院随意性大。国内法院有关信用证欺诈的判例往往疏忽了信用证欺诈例外的适用是直接与信用证的根本原则——独立抽象性原则相冲突的基本逻辑,因此在适用欺诈例外时,通常容易从一般民事欺诈的原理来理解,而没有严格控制适用的条件,尤其是对何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