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亲近哲学与走近马克思论文

谈谈亲近哲学与走近马克思论文

ID:10438826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谈谈亲近哲学与走近马克思论文_第1页
谈谈亲近哲学与走近马克思论文_第2页
谈谈亲近哲学与走近马克思论文_第3页
谈谈亲近哲学与走近马克思论文_第4页
谈谈亲近哲学与走近马克思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亲近哲学与走近马克思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谈亲近哲学与走近马克思论文亲近哲学与走近马克思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亲近哲学与走近马克思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哲学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学乃至某些自然科学都是“人学”。生态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医学研究人的身体组织,思维科学研究人的思维结构,而爱情则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对哲学来说,重要的是要探讨人的存活方式和发展规律。解答人生之谜。在我看来,人生观是个哲学理由,而不是科学理由,医学、生物学、考古学、物理学、化[]A []1000-7326(2008)04-0016-09    我:之所以

2、如此“钟情”哲学,并不是因为哲学“博学”,无所不知。实际上,“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赫拉克利特语),而无所不知的只能是神学。历史已经证明,凡是以无所不知自诩的思想体系,如同万世一系的封建王朝一样,无一不走向没落。并不是因为哲学“爱”智慧。实际上,,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它给人的存活和发展以智慧与勇气,这是一种“大智大勇”。如果说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是讲生前如何痛苦、死后如何升天堂的,那么,哲学则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是教人如何生活,如何生得有价值和作用。并不是因为哲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一般规律的科

3、学。实际上,哲学并不等于科学。当代科学的发展已经使“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成为“多余”的了。(恩格斯语)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对哲学能力的本质做这样的期望和要求未免过于奢求。”  我之所以“钟情”哲学,是因为哲学与人生密切相:关。无论哲学把目光投向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转向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关注的仍是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显示的仍是人的自我形象。哲学之所以使哲学家们不停思索、寝食难安,就是因为它在总体上关注着人,关注着人的存活方式和发展规律。在这个作用上,我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即“哲学是人学”。一幕没有主角的戏是无法上演的,如果哲学甘

4、愿把自己的主角——人让渡给其他学科,那么,它就犯了一个演丹麦王子而没有哈姆雷特式的错误。  哲学是人学,并不是说它要研究人的方方面面。在一定作用上说,整个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乃至某些自然科学都是“人学”。生态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医学研究人的身体组织,思维科学研究人的思维结构,而爱情则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对哲学来说,重要的是要探讨人的存活方式和发展规律。解答人生之谜。在我看来,人生观是个哲学理由,而不是科学理由,医学、生物学、考古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等都不可能解答人生之谜,再好的望远镜看不到这个理由,倍数再高

5、的显微镜看不透这个理由,亿万次计算机算不出这个理由……实际上,对人生之谜的不同解答必定包含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解。饮食男女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却是一种社会现象。体现的是特定的社会状况和道德观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绝句表明,人的生与死本身属于自然规律,而生与死的作用却属于历史规律。英雄与小丑、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的分界线,就在于是顺应还是违背历史规律。任何伟大人物一旦违背历史规律并同人民群众相对立,其结果只有一个——“霸王别姬”。这就是

6、说,人生观并非仅仅是一个对待人生的态度理由,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如何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关系的理由。  换言之,人生观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人生观。在哲学中,不存在一个独立的、作为理论基础的世界观,也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具有应用性质的人生观。在哲学中,世界观与人生观已经融为一体。或者说,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人生观。哲学理由总是关于“人生在世”的大理由,探索天、地、人的人与自然之思,反思你、我、他的人与社会之析,追寻真、善、美的人与生活之辨,熔铸着对人类存活本体的关注,对人类发展境遇的焦虑,对人类现实命运的关切,凝结为对“人生在

7、世”的深层理解与把握。因此,哲学构成了人生的“最高支撑点”。或者说,构成了人的“安身立命”和“安心立命”之本。  其实,哲学并不神秘,离人并非遥远,它就在人的生活之中。人们当然不是按照哲学生活,但生活中确实有哲学,生与死、福与祸、理与欲、成与败、荣与辱、善与恶……理由只是在于,哲学家的眼睛不同于非哲学家的眼睛,这就是哲学家独有的眼界。正是这种眼界,使哲学家从个别中看到一般,从对立中看到同一。从同一中看到对立,从肯定中看到否定,从有限中看到无限……懂得乐极可以生悲,祸福可以转化,好事可能变成坏事,胜利可能导致失败——骄者必败,如此等等。哲学总是

8、以反思的精神、批判的态度和超越的亲近哲学与走近马克思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情怀理解生活、把握人生。哲学家需要关注生活,生活需要哲学家的眼睛——一双智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