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外保温防水技术措施

外墙外保温防水技术措施

ID:10439045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外墙外保温防水技术措施  _第1页
外墙外保温防水技术措施  _第2页
外墙外保温防水技术措施  _第3页
外墙外保温防水技术措施  _第4页
外墙外保温防水技术措施  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墙外保温防水技术措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外墙外保温防水技术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外墙外保温防水功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阐述了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水细部处理方法。【关键词】外墙外保温;防水;裂缝;细部处理【Abstract】Thearticleanalyzedimpactofexteriorinsulationandainfactorsputforsdetailedapproach.【Keyent外墙保温是节能建筑的主要措施之一,建筑保温层的防水功能对建筑物保温节能的效果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本文主要分析影响建筑外保温层防水功能的一些重要因素,并提出解决的相关技术

2、措施。1.建筑物构造形变裂缝的生成是建筑防水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1.1保温层的构造错置,致使建筑结构不安定产生裂缝。近年来我国的节能建筑做法有多种。为了降低造价,一些建设单位选择了内保温、夹芯保温、自保温等。以上这些做法将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分别形成两个不同的温度环境,引发了不同温度环境的不同形变,形成了建筑结构的不安定状态,造成了建筑结构的裂缝发生。以内保温这种墙体保温形式为例,保温层内侧的墙体、楼板因受室内温度环境影响,其年温差变化不大,一般在10℃以内;保温层外侧的外墙受室内环境温度影响,其年温差变化较大,一般在30~60℃左右。重质墙体材料在温度变化10℃是约发

3、生万分之一的形变。50m高的内保温建筑受年温差形变影响内墙与外墙会发生15~30mm的形变差。由于保温层两侧的温度环境变化,使建筑物形成新的温度场,做了保温与没做保温的建筑物相比,它们的运动状态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建筑结构不同部位发生不同形变的结果会使墙体多处发生裂缝,导致外墙渗水。1.2不完全的外保温导致建筑结构不同部位的不同形变产生裂缝。外墙外保温的构造形式是合理的,它使建筑物避免了室外环境温度对建筑结构的形变影响,使建筑物的结构相对安定了。但是那些建筑结构出挑的部位,如阳台、雨罩、排水沟、女儿墙、屋项装饰造型等,这些没做保温的部位,其受温度影响而产生形变的状

4、况与做完外保温的墙体是不同的。造成这些未做保温的部位与做了外保温的墙体交接处产生破坏裂缝,也要引发相邻防水层的破坏。1.3相邻材料的变形速度差导致构造裂缝。砼的导热系数为1.74·k),加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约为0.2·k),两者之间的温变速度差约为8倍。水泥砂浆的导热系数为0.93·k),其与加气砼的温变速度差约为4~5倍。这种不同形变速度的两类材料的界面处会因温差的变化产生裂缝、空鼓现象发生,特别是经过一、二个年温差的形变破坏后砼框架与轻质填充墙之间、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水泥砂浆抹面层之间产生裂缝会严重影响墙体的防水功能。而且裂缝会逐年发展,使墙体的防水功能大大减弱

5、。2.外保温系统防水透气对防水功能的影响2.1外墙外保温系统要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透气性。外墙外保温系统是由保温层和防护层组成(包含装饰系统),是附着在结构墙体表面垂直于地面的立面建筑组成系统,对于防水性而言,要求该系统能够抵御外界液态水的侵入。对于透气性而言要求室内外水蒸气分压力差导致的水蒸气迁徙能够正常进行。要达到好的保温效果外墙外保温系统必须兼顾防水和透气两种材料性能。2.2外保温系统吸水性和透气性能分析。外墙外保温系统从内向外依次为:结构层-保温层-保温防护层-装饰层等。较理想的系统构造设置在各种材料的透气性指标上,从内至外,材料的透气性要求越来越好,水蒸气就

6、能够有一个顺畅的迁徙路线,不至于在墙体及保温装饰层内部形成冷凝水,同时从干燥过程来分析,也是有利于水蒸发后排出的。吸水率的指标上来分析,主要是阻止液态水的进入系统内部,面层材料相比内部材料而言,吸水率就要求比较低。保温系统解决水蒸气冷凝问题要求整个系统的每一种材料的透气性指标能够相互匹配,越靠近外侧透气性能越好;对于防止液态水进入方面则更严格地要求面层装饰材料的防水性能。3.保证外墙外保温防水功能的主要解决方案3.1逐层渐变、释放应力、防止裂缝是外保温防水的正确技术路线。3.1.1外保温防止裂缝的发生是外保温防水技术成功的基础。防止外保温裂缝的发生应考虑下述诸项原

7、则:(1)外保温的保温效果满足建筑物的全部结构处于同一温度环境的要求;(2)外保温材料系统各构造层均应满足允许变形、诱导变形与限制变形相统一的原则;(3)外保温测结构应满足柔性释放应力,各层弹性模量变化指标相匹配,外层的柔韧变形量大于内层的原则;(4)均匀分散的软配筋(金属四角焊网应满足防锈性能,玻纤网布耐碱强度保留率)应满足寿命期的要求。3.1.2急剧变化的温差产生的热应力集中发生在外保温的外表面,解决外保温裂缝应遵循给温度应力、变形能量释放的原则。采用“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抗裂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保温层表面裂缝的产生。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抗裂技术理念的构造

8、设计要点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