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元遗民诗歌创作特征论

探究元遗民诗歌创作特征论

ID:10455828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探究元遗民诗歌创作特征论_第1页
探究元遗民诗歌创作特征论_第2页
探究元遗民诗歌创作特征论_第3页
探究元遗民诗歌创作特征论_第4页
探究元遗民诗歌创作特征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元遗民诗歌创作特征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元遗民诗歌创作特征论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元遗民诗歌创作特征论,希望大家喜欢!论文关键词:元代 遗民诗歌 特征论文摘要:元遗民诗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元遗民诗歌以其特有的思想内涵、激越凄美而又多姿多彩的风格特征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展现了遗民诗歌传统的道德及政治特征,而且结合现实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时代特征以及处变求新的艺术风格特征,在诗风由元及明清转移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学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文学的兴衰,也常常与政治情形的好坏相悖。元末国运衰微,社会动荡,但对文学来说不但没有出现荒芜,相反却展现出

2、末世的文化盛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题元遗山集》)。多难的时代带给诗人更多真切的生命个体体验,更多对现实清醒、深切的认识。元遗民诗歌正是经历国变这个特殊时代的产物,诗人们以自己独特的感受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元末复杂而广阔的社会生活,士人丰富而多折的心理路程,处变世而求变化的独特艺术追求。他们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由于同处相似的人生境遇、共同的社会背景,他们的作品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共同的主题特征,如悯时伤世,感慨疮咦;处山临泉,寄情娱性;故国之思,君臣之义。此外还有很多表达深笃友情的题赠唱和,表达志向高洁的写景咏物。又由于元代社会文化背景相

3、对开放、自由,诗人的主体个性意识比较强,因此具体展现在诗人笔下的作品又各具特色。1、元遗民诗歌丰富多样的时代特征1.1悯时伤时,感慨疮痛元朝末季,世风颓败,战争造成山河破碎,百姓生活痛苦多艰。易代的残破景象在诗人笔下多有描绘,如王冕的《悲苦行》、《秋夜雨》、《伤亭户》、《冀州道中》、《江南民》、《江南妇》等诗篇展示了苦难人民的悲剧生活。《伤亭户》描写在旅途中的所见,盐户在官吏的勒索搜刮之下难以为生,被迫走上绝路。《痛哭行》揭露贫富悬殊的社会矛盾。《冀州道中》写程程望烟火,道旁少人居。小米无得买,浊醒无得沽。杨维祯古乐府诗《盐商行》、《江南谣》、《贫妇谣》

4、等篇章同样都反映了民间疾苦,表达诗人的悯时伤世之情。元遗民通过大量的咏怀、咏史诗感叹时危事艰,抒发了遗民诗人浓重的凄凉、愁苦、无所依傍归依的感伤。如戴良《咏怀二首》其一谓将究安宅,何意逢乱离。三年去复还,邻室无一贵。所见但空巷,垣墙亦尽颓。所写之处满目疮痰,残垣断墙,一片荒凉。其《杨本初见访别后却寄》诉说着诗人内心万般愁苦:事违人已衰,别多心更苦。朝来数鬓丝,近复添几缕。他的《自述二首》其二:家无十日程,归计苦难成。为客忧饥馁,频年仗友生。刚肠随世屈,白发向人明。争似湖居好,扁舟载月行。《岁暮感怀四首》其三:已被虚名误,偷生亦偶然。兵戈十年久,妻子几家全

5、。往事溪云外,余龄逝水前。艰难有如此,何日赋归田。诗句里见出时事多艰而又无奈的心情。其《寄鹤年》:横门之下可楼迟,且抱遗经住海涯。东海已编高士传,西方仍诵美人诗。衰年避地方蓬转,故国伤心忽黍离。天末秋风正萧瑟,一鸿声彻暮云悲。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重的故国黍离之悲,同样主题的作品还有丁鹤年《暮春感怀二首》: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国何处此登楼。落花飞絮成春梦,剩水残山异昔游。彩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迹彩云收。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兵后还武昌二首》其二:乱后还家两鬓苍,物情人事总堪伤。西风古爆游狐兔,落日荒郊卧虎狼。五柳久非陶令宅,百花今岂杜陵庄。旧游回首都

6、成梦,独数残更坐夜长。诗中诗人感慨往日的韶华眼前尽逝,一切烟云如梦,事已成昨,人情堪伤。再如叶额《至正戊戌九日感怀赋十律见意》云:岁月无情天地老,江山不尽古今愁。黄花谩引杯中物,白发空惊镜里秋。张星《惆怅五首》:惆怅繁华成逝水,尽归江海作潮声。同样弥漫着无尽而凄苦的感伤。1.2故国之思,君臣之意这是遗民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这种情感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儒家正统忠孝思想的影响。遗民视君王为国家、民族的惟一象征、士人精神上的自觉归宿,而体缺乏独立意识,一旦国破君亡,便产生了无所依傍、无所归依的绝望,随后便是悲凉、凄苦情感的抒发,甚或至死的抗争。这一主题在宋遗民、明遗

7、民诗歌中曾经得到过最强烈、最极端的表现。元遗民诗歌中,它依然以其特有的悲壮而震撼人心。在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家中,有少数民族汉化文人,例如丁鹤年、伯颜等,钱谦益《列朝诗集》中写道,丁鹤年自以家世仕元,不忘故国。戴良序其诗以为一篇一句皆寓忧君爱国之心,读之不知涕泅之横流也。如《自叹五首》之二写道:一夜西风到海滨,楼船东出海扬尘。坐惭黄歇三千客,死慕田横五百人。纪岁自应书甲子,朝元谁共守庚申,悲歌抚罢龙泉剑,独立苍茫望北辰。诗中表现了对战国春申君三千门客以及秦末田横五百义士的仰慕,对庚申君(元顺帝)寄予厚望,纪年仍然用甲子,表现了对新政权的不合作态度。元亡后,他

8、还写有题惠宗手迹的诗:神龙归卧北溟波,愁绝阴山救勒歌,惟有遗珠光夺目,万年留得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