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低效“对话”病因诊断与矫治

阅读教学中低效“对话”病因诊断与矫治

ID:10461587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阅读教学中低效“对话”病因诊断与矫治_第1页
阅读教学中低效“对话”病因诊断与矫治_第2页
阅读教学中低效“对话”病因诊断与矫治_第3页
阅读教学中低效“对话”病因诊断与矫治_第4页
阅读教学中低效“对话”病因诊断与矫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中低效“对话”病因诊断与矫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中低效“对话”病因诊断与矫治江苏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210044) (特级教师)朱 瑛[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钟情于“对话”,但目前的课堂对话存在着目标虚化、形式问答化、主体贵族化、内容肤浅化和过程游离化等低效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把握好话题,创设大问题的背景,关注全体学生,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教师适度发挥引导的作用。[关键词]阅读教学对话低效[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 1007-9068(2015)07-003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认知体,更是生命体;语文也不仅仅是“器”“用”

2、,更是“道”“体”,它充盈的主体情感和人生体验为学生构建了“诗意栖居”的世界。对话教学的意义在于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沟通,以文本为背景,师生、生生以及更多主体间的敞开、交融,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理解与能力的养成,更在于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体现学生的生命价值,丰富学生的生命世界,促进学生生命自由活泼地生长。“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新课程实施以来,众多教师钟情于“对话”,但能达到“对话”的理想状态并不多见。审视语文课堂的对话,发现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低效的

3、现象。现象一:对话目标虚泛化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提出:“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并以此展开对话交流。殊不知,学生感知后的信息交流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切面,可谓万象纷呈。而教师对此往往是或听之任之,或蜻蜓点水,没能经过调控,难以有效达成目标。诊断:目标虚泛,把自主对话简化为自由讨论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实施对话教学,最关键的是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只有确立明确具体的目标,才能运用科学灵活的方法,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对话,也才能保证对话教

4、学收到好的效果。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对话教学的潜规则似乎成了“是否有热热闹闹的讨论氛围”。对话内容只放不收,游离于主旨之外,对话成了有热闹而无实效的讨论交流。好像热热闹闹的自由讨论才是课堂对话。这样随意展开教学,整节课随兴所致,随心所欲。这种滑到哪里算哪里的行为,造成了对话教学的严重“虚泛化”。矫治:巧妙把握话题——让对话具有实效性课堂上对话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见解、思维过程展示给老师和同伴听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效的交流过程不仅是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也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有力保障。那如何通过对话交流达成教学目

5、标呢?毋庸置疑,话题的选定最为关键。话题的选定,直接影响对话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对话活动能否广泛而深入的开展。选择有价值、易展开的话题作为对话的主题,这既决定对话的方向,又关系到创新的价值,更关系到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话题的设计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涵盖性。话题应少而精,由一两点散发出去涵盖全篇。二是深刻性。即要紧扣课文内容,但答案决非现成,要经过多层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得出答案;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三是生活性。选题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去解读、感悟

6、、欣赏、评论文本。同时,选题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文化,紧扣学生的脉搏,紧扣时代的脉搏,让对话起到促进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展的作用。现象二:对话形式问答化这是当今小学语文课堂对话交流的通病。我曾经在课堂上专门记录教师提问的次数,结果不记不知道,一记吓一跳。一堂课多的有七十几个问题,少的也有二三十个,连执教者也觉得不可思议。教师就这么随意地时不时地问一问学生,使对话起交流变成单调的“问答”活动。诊断:问答琐碎,把平等互动等同于一问一答对话问答化,是将对话简单地理解为一问一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

7、问,学生答。这种教学,学生的回答根本不需要思考,往往是脱口而出。对话的实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这种简单的一问一答教学,缺的正是心灵的沟通、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把对话等同于问答,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没有理解对话的内涵,以为课堂中平等互动的对话交流就等是你来我往的一问一答;二是缺乏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的有效方法,把对话简化为“问答”。矫治:创设大问题背景——提高对话质量课堂对话的核心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但对话式教学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认知性的是非问题,而是能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以广阔思维

8、空间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根本措施就是提高问题的质量,也就是要创设大问题的背景。这叫“主问题设计”,或叫“构建大的阅读话题”。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在有效的对话交流中,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