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论文

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论文

ID:10462024

大小:6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6

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论文_第1页
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论文_第2页
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论文_第3页
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论文_第4页
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论文..摘要:宗教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本文沿着西藏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从不同视角,多个层面探究了西藏寺院经济产生发展的动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政教合一制尚未确立时,西藏寺院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宗教组织对政治的干预来实现的。政教合一制度确立后,三大领主之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利益分配格局,这一时期寺院经济扩张主要是通过加重对广大农奴的超经济剥削来实现的,其结果严重地阻碍了西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上,西藏的社会财富大部分集中于寺院。寺院控制了藏区的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生

2、产服务部门..,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影响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寺院上层僧侣也正是依托雄厚的寺院经济实力作为其坚实的物质基础,建立了“政教和一”的地方权力机构,从而把持了西藏政治、宗教、经济、军事、文化大权,可见,寺院经济对西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重要的影响。那么,西藏寺院经济是在何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其发展的内外动因是什么?各个发展阶段有何特点?在西藏,寺院组织何以积累起巨额财富?寺院经济又为什么得以长期延续存在?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粗浅研究,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斧正。一、西藏寺院经济的产生西藏寺院经济是西藏社会特

3、定的历史条件下宗教与经济、政治结合的产物。西藏寺院经济的行为几乎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的。佛教一经传入青藏高原,便建佛寺,而佛寺本身就有一种经济属性,是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结合的实体。西藏寺院实体的产生又与青藏高原的政治经济发展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当时代表新兴阶级意识形态的佛教迎合了吐蕃社会变革的需要,佛教有了赖以发展的政治温床。公元5—8世纪青藏高原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都有了较大的分工,社会分工的具体化,扩大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寺院经济实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如大昭寺、桑耶寺的建立等,少

4、则一两年,多则三四年,经过大兴土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完成。寺院的兴建,一方面是统治阶级政治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统治者有能力承受修建寺院所耗费物资的压力。在赤松德赞赞普时期,出现了专门以诵经传教为业的出家僧人。为了保证出家僧人的生活,赞普宣布免除出家僧人的差税,其所需一切开支均由王室府库供给,这一优待政策激发了人们充当僧侣的热情,此后,仅一年多时间里,僧人数量便从几十人增加至350人。为避免以后不供给或发生意外,王室将这种不定量供给制度转变为有定量供给制。佛教僧侣分别按其等级定期提供不等量的食物、衣

5、装、纸墨等所需的物质开支,并赐予寺院土地和属民。如赞普明文规定:“赐给寺院民户一百五十户,赐给每名僧人三户属民,总计赐桑耶寺和三百零五名僧人的寺属奴户为一千零六十五户。按平均每户四口计算,总计四千二百六十二人,这些寺属奴户都不向赞普缴纳赋税,不负担兵役。”供给堪布每月青稞75克(一年900克),每年酥油一克又半涅嘎(一年共计1100两),每年衣服一套,马一匹,纸四十卷,墨三锭以及足够的食盐。供给大修行者和经师每年青稞55克,酥油800两,马一匹,衣服一套六件;25名学经僧人每年青稞25克,衣服一套三件;其余普通僧人每年青稞8克

6、,纸20卷。这些情况表明,僧人在经济上开始具有了一定实力。此时的僧人堪布、大修行者、经师等已开始成为享有免除差税特权的特殊阶层,他们曾以化缘为生的经济来源已上升到政府资助的轨道,王室通过经济援助提高了佛教在吐蕃的社会地位。赤松德赞去世后,佛教势力继续发展,到第40代赞普热巴巾时,由于其“深信佛教,大小政权皆受于僧众”寺院僧侣参与政治的势力逐步扩大。而寺院政治势力的扩大,又使其经济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热巴巾将原来赐给僧人的属民由3户增加到了7户,史称“七户养僧制”。另外,热巴巾又专门为一些寺院拨给更多的土地、牲畜、奴户作为寺院的

7、固定财产和寺户。例如大臣尚蔡邦·多日在堆垅江浦修建的江浦寺前所立的碑文记载:“赞普天子赤祖德赞(热巴巾)恩诏,在堆垅江浦地方建立三宝所依处,住有比丘四人,作为寺院顺缘之土地、牧场、法器、财物、牲畜等一并交付寺院,作为赞普赤祖德赞常川不断的供养。”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一方面减轻了政府在经济上的负担;另一方面僧人的生活有了一定保障;再者寺院上层开始成为拥有土地、牧场、牲畜和属民的农奴主阶级。这样统治阶级有意识地利用宗教,而宗教代表人物也主动向统治者阶级靠拢,政教互相渗透经济连带的阶段由此开始,所有这些又为“政教和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8、打下了基础。可以说,西藏的寺院早在萌芽期就为日后发展树立了基本模式。寺院僧人除了译经、传法之外,还介入了吐蕃王朝的政治经济生活。西藏寺院经济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吐蕃王朝时期,其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