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至2018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全套

2017至2018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全套

ID:10464971

大小:25.4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06

2017至2018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全套_第1页
2017至2018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全套_第2页
2017至2018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全套_第3页
2017至2018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全套_第4页
2017至2018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全套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至2018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全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至2018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全套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从昔日由盐碱荒地、废弃盐田、污染水坑组成的“生态禁区”,到今日的生态高地,中新天津生态城被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办公室称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据此完成1~3题。1.下列不符合生态城市特点的是A.低密度路网B.资源高效利用C.使用清洁能源D.发展低碳经济2.中新天津生态城由“生态禁区”发展到今日的生态

2、高地,主要依赖A.完善的基础设施B.低廉的土地价格C.先进的技术水平D.优越的地理位置3.生态城市的建设对天津滨海新区城市化的影响主要是A.等级提高B.竞争力增强C.职能增加D.规模扩大PM2.5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它是导致许多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物。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推进,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区域大气重污染天气频发,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图1示意京津冀地区2016年PM2.5质量浓度不同季节日变化趋势。据此完成4~6题。4.下列关于图示信息说法

3、正确的是A.PM2.5浓度峰值四季均出现在夜晚B.PM2.5浓度峰值四季都只有一个C.PM2.5浓度谷值四季均出现在正午D.秋冬季PM2.5浓度变化趋势相同5.四季中PM2.5的浓度都是在午后两点左右出现低谷,主要原因是A.午后多降水B.大气对流强C.废气排放少D.太阳辐射强6.京津冀地区冬季PM2.5浓度较高,主要是因为冬季A.降雪多B.燃煤多C.风力强D.阴天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构建的优先和重点领域。图2示意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区域之间的国际航空运输联系及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7。在中国与一带一

4、路区域联系的客运航线中占比最高的为东南亚地区,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A.经济发达B.旅游业发达C.航空业领先D.劳动力短缺8.中国与蒙俄地区的货运航线比重最大,中国向蒙俄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A.煤炭B.木材C.服装D.钢材居住与就业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职住分离现象越来越明显。图3示意北京城中村流动人口通勤空间格局,据此完成9~10题。9.若要分析北京城中村流动人口通勤空间分布规律,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B.GISC.RSD.GPRS10.为缩短北京流动人口通勤的距离,下

5、列措施可行的是A.调整北京市产业布局B.完善城市的公交设施C.提高外来人口准入门槛D.增加城中心就业机会在原始石块或砖石炔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髙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海草房。灰褐色的海草苫成50°角的人字坡形屋顶,厚重而高耸的海草房屋脊高度为普通砖瓦房的两倍,配以黄泥塑就的马鞍式屋脊,在蓝天、碧海、绿树的映衬下愈加显得古朴而稳重。海草房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图4示意海草房景观。据此完成11~13题。11.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海草房的是

6、A.胶东半岛B.海南岛C.台湾岛D.杭州湾12.海草房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海洋水汽的腐蚀B.突显当地人们的生活特色C.防止大风将房顶上的海草刮跑D.减轻雨水对屋顶的冲刷13.目前,有些海草房因年久失修而残墙断壁、面目全非,一些经改良后的新式民居正在陆续出现。原始海草房正渐渐成为往日云烟,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下列说法与海草房逐渐消失无关的是A.海草房的价值消失B.产业结构的调整C.人们生活要求提高D.建筑技术的流失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是长江重要调蓄湖泊,是我国首

7、批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被称为全球不可多得的巨大的物种基因宝库。20世纪八十年代,外号“湿地抽水机”的欧美黑杨引入洞庭湖区,在大量的洲滩种植此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图5示意洞庭湖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4~16题。14.图中甲代表的是A.泥沙淤积速度加快B.水生生物死亡C.湖泊蓄纳洪水能力增强D.水体富营养化严重15.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可能导致洞庭湖地区A.地表径流变化减小B.区域降水量增多C.生物数量和种类减少D.地下径流量增大16.洞庭湖的这一变化对长江下游河段的影响是A.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8、B.洪涝灾害的发生几率增大C.河流流速减慢D.年径流总量增加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年代最久、湖底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图6示意贝加尔湖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据此完成17~19题。17.下列湖泊的成因与贝加尔湖一致的是A.坦噶尼喀湖B.苏必利尔湖C.里海D.维多拉亚湖18.贝加尔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