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与中国历史研究

敦煌文献与中国历史研究

ID:10482963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敦煌文献与中国历史研究  _第1页
敦煌文献与中国历史研究  _第2页
敦煌文献与中国历史研究  _第3页
敦煌文献与中国历史研究  _第4页
敦煌文献与中国历史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敦煌文献与中国历史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敦煌文献与中国历史研究1900年旧历五月,正当八国联军攻陷大沽,进逼京津之际,中国西北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封闭了700余年的5到l1世纪的5万余件文书重见天日,成了珍贵的文物,也成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说过:“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新史料的发现并非少见,但藏经洞文献却具有与一般新史料不同的价值与特点,以至能够以此为基础,形成一股学术的新潮

2、流。形成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敦煌学。这些特点是:第一,数量大,达五万余件,还有一千余幅绘画、刺绣、一个地方同一时间出现这么多资料,是极少见的。第二,时间长,从5世纪到11世纪达700余年。第三,关联性,都是敦煌地区的文献,彼此在时间、空间与内容上,往往有所关联,利于参照、印证、综合的研究。第四,类型多,举凡佛、儒、道经典、记录,各类书籍、官府文书、私家文献、寺院档案,以及诗词变文,日用杂字、星历占卜,几乎应有尽有而且还包括了汉文以外的藏、突厥、回鹘、于阗、梵文等文字的资料。第五,涉及方面广,历史学

3、、历史地理学、民族学、文学、语言文字学、艺术、民俗学、科技史等等方面的研究,都能从这里获得丰富的资料。第六,敦煌地区丰富的历史遗存,长城烽燧,汉晋墓葬,尤其是与敦煌文献同时期的以莫高窟为首的石窟群中保存完好的大量壁画与雕塑,都可以同藏经洞文献参照、结合,进行研究。第七,敦煌的独特地位,它既是中原王朝的西陲,与周边的民族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又是古代东西方交往要道丝绸之路上的要冲。这些,在藏经洞文献中都有鲜明的反映。因此,藏经洞文献既具有地方文献的意义,也具有全国性文献的意义,既具有汉族历史文化意义也

4、具有周边民族历史文化的意义。具有汉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关系的意义,还具有世界历史文化的意义、具有如此丰富的内涵。也是其他新发现的史料所少见的。这些特点,显示了敦煌藏经洞文献的史料价值也显示了敦煌文献的研究方向。第一,研究敦煌地区的历史。敦煌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不大的地区,却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地区,它既具有古代中国所具有的共性,又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藏经洞文献为我们提供了5-11世纪。尤其是8-11世纪吐蕃与归义军统治时期敦煌历史的非常丰富和非常具体的资料。既可作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民族、中

5、外关系等方面的细致研究,尤其可以作8—11世纪敦煌社会历史的整体的研究。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第二,研究5-11世纪的中国历史。敦煌是中国的一个部分,具有共性。有许多问题,在过去的传世文献中或者记载笼统,语焉不详,或者记载缺失,或者尚多歧义,而藏经洞文献对Z却有当时的具体细致翔实的记录,这就大大有助于探明这些问题的真相。廓清疑误。像北魏到隋唐的均田制,原来仅从已有的史籍文献中探析,不免只具轮廓,疑点甚多而且许多细节不清楚,因而影响了对整体的认识,以至有了唐代均田制是否实施过的争论。借助藏经洞文献中有

6、关的第一手资料,终于弄清楚了均田制的许多具体情况也解决了多年争论不休的问题,连带着对北朝隋唐的户籍制度也有了清楚的认识、又如唐宋寺院的组织管理、寺院经济的经营、寺院的佛事活动、寺院与官府的关系等等,也是靠敦煌文献中的大量材料才凸显出来(虽然带有明显的敦煌特点)。又像唐宋社邑,尽管有其他文献的记载,但敦煌文献中的300多件社邑文书却使我们能对这样一个在中国古代起过重要作用的社会组织有了一个具体清晰的认识。这些,对中国历史的整体考察自然有很大的作用。第三,敦煌周边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敦煌地处边陲,周边有

7、许多民族,诸如吐蕃、回鹘、于阗、粟特等等。这些民族,传世文献记载很少,而敦煌藏经洞文献中却有相当丰富的材料,不仅有汉文材料,而且还有这些民族自己的文字记录的材料这给研究这些民族的历史提供了条件,而且还可与新疆等处出士的这些民族的遗址遗物与文字材料结合起来进行考证。尤其是吐蕃在唐后期统治敦煌地区60余年,给敦煌的历史打下深厚的烙印,留下了大量文字记录,更是研究吐蕃历史文化的最好材料。第四,关于中外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敦煌位居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孔道,古代印度、中亚、波斯,还有后来

8、的伊斯兰文化都经过这里与中国文化接触并进入中国内地,而中国文化也从这里远去西方。像印度佛教进入中国,敦煌是汉文化的门户,长达数百年之久的佛教中国化历程可说就是从敦煌地区开始的。印度的制糖技术也是从这里进入中国的,甚至中东历法上的星期天“密日”,也在敦煌汉字历日上标示出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将近一百年来中国学者关于敦煌学历史方面的研究,就是循着上述方面逐步开展的。所以说是逐步开展,是因为材料很多,释读亦有困难;更重要的是五万余件文献由于外国人的攫取与中国人的盗卖其中四分之三流散在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