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胆结石、预防胆结石

了解胆结石、预防胆结石

ID:10491128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了解胆结石、预防胆结石_第1页
了解胆结石、预防胆结石_第2页
了解胆结石、预防胆结石_第3页
资源描述:

《了解胆结石、预防胆结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了解胆结石,预防胆结石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以中青年女性的发病率较高,是男性的2~4倍,这与工作性质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在临床上因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诱发的胆结石病非常多见。应引起职业女性的广泛重视。一、胆结石的病因   胆结石比较认同的病因为胆汁郁积、胆道感染、胆固醇代谢失调三种因素。 胆结石的形成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晚饭后睡觉过早、或晚上摄入高脂肪餐后不活动,导致临睡前胃及十二指肠积食,是引起胆结石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比如晚饭后躺着看电视、看报刊、晚饭后睡觉、晚上摄入高脂肪餐等不良因素使胃内食物消化和排空缓慢,食物对胃及

2、十二指肠黏膜神经的不断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肝脏分泌大量胆汁排放到十二指肠,这时由于体位处于仰卧和半卧位,胆汁引流就不会通畅,便会在胆管内郁积、浓缩,胆结石就会形成。二、胆结石的形成原因  除上述胆结石形成的病因外,尚有以下几点人为的诱发胆结石的不良生活习惯。1、喜静少动:许多女性特别是中年妇女往往呆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时间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就会延迟,容易造成胆汁郁积,使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2、体型肥胖:女性普遍爱吃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这一爱好的直接后果就是发胖,而肥胖是患胆

3、结石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3、饮食西化:胆囊在人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它通过吸收、分泌等运动方式,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动物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过多的人,胆固醇结石发病率高;低蛋白、蔬菜纤维为主的人,易患胆色素结石。4、不吃早餐:现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比例较多,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5、长期素食者:摄入卵磷脂与胆盐不足,导致比

4、例失调,造成结石的形成。6、多次妊娠:女性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则大大增加。尤其是多产妇女发病率更高。7、遗传:胆石症的发生还与遗传等因素有关。三、胆石症的危害   胆囊结石可能引发胆管梗阻,引起胆汁淤积,使胆囊增大,发生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甚至发生胆囊穿孔。此时若不手术,就会危及生命。在长期慢性刺激下,胆囊结石可能诱发胆囊癌。四、胆石症的典型症状   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

5、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严重的可出现胆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因痛剧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的病人一年内会复发。五、胆结石的预防  1、要注意饮食调节,膳食多样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郁积,应该少食。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可适当多吃。晚上尽量避免进食高脂肪,遵循健康的饮食原则,即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晚饭30分

6、钟后做适当的运动,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减少胆管内胆汁的淤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2、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避免发胖。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怒伤肝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