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ID:10504144

大小:7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7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_第1页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_第2页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_第3页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_第4页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物理演示实验报告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实验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实验步骤: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2、声波可见实验目的:借助视觉暂留演示声波。实验仪器:声波

2、可见演示仪。实验原理: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振动后形成的驻波基频、协频各不相同,即合成波形各不相同。本装置产生的是横波,可借助滚轮中黑白相间的条纹和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将其显示出来。实验步骤:1、将整个装置竖直放稳,用手转动滚轮。2、依次拨动四根琴弦,可观察到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线上出现不同基频与协频的驻波。3、重复转动滚轮,拨动琴弦,观察弦上的波形。注意事项:1、滚轮转速不必太高。2、拨动琴弦切勿用力过猛。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3、弹性碰撞演示仪实验目的:本实验用于演示正碰撞和动量守恒定律,形象地显现弹性碰撞的情形。实验原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如果正碰撞的两球,撞前

3、速度分别为V10和V20,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由碰撞定律可知:若e=1时,则分离速度等于接近速度解式(1)和式(2)可得:若m1=m2=m;e=1则v1=0,v2=v10,即球1正碰球2时,球1静止,球2继续以V10的速度正碰球3,等等以此类推,实现动量的传递。实验器材1、实验装置如实验原理图示:1一底座2—支架3—钢球4—拉线5—调节螺丝2、技术指标钢球质量:m=7×0.2kg直径:l=7×35mm拉线长度: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L=55Omm实验操作与现象l、将仪器置于水平桌面放好,调节螺丝,使七个钢球的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2、将一

4、端的钢球拉起后,松手,则钢球正碰下一个钢球,末端的钢球弹起,继而,又碰下一个钢球,另一端的钢球弹起,循环不已,中间的五个钢球静止不动。但在一般情况下,两球碰撞时,总要损失一部分能量,故两端的钢球摆动的幅度将逐渐减弱。注意事项操作前一定将七个钢球的球心调至同一水平线上,否则现象不明显。在理想情况下,物体碰撞后,形变能够恢复,不发热、发声,没有动能损失,这种碰撞称为弹性碰撞(elasticcollision),又称完全弹性碰撞。真正的弹性碰撞只在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微粒之间才会出现。生活中,硬质木球或钢球发生碰撞时,动能的损失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通常也将它们的碰撞看成弹性碰撞

5、。碰撞时动量守恒。当两物体质量相同时,互换速度。4、大型闪电盘(辉光盘)演示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二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

6、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实验步骤:1.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3.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4.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注意事项:1.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2.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篇二: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实验目的】:借助视觉暂留演示声波。【实验仪器】:声波可见演示仪。【实验原理】

7、: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振动后形成的驻波基频、协频各不相同,即合成波形各不相同。本装置产生的是横波,可借助滚轮中黑白相间的条纹和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将其显示出来。【实验步骤】:1、将整个装置竖直放稳,用手转动滚轮。2、依次拨动四根琴弦,可观察到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线上出现不同基频与协频的驻波。3、重复转动滚轮,拨动琴弦,观察弦上的波形。【注意事项】:1、滚轮转速不必太高。2、拨动琴弦切勿用力过猛。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实验目的】:演示翼形升力的产生。【实验仪器】:飞机升力演示仪。【实验原理】:一般翼型的前端圆钝、后端尖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