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的论文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的论文

ID:10508700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的论文_第1页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的论文_第2页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的论文_第3页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的论文_第4页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的论文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原则;方法  论文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评价方法,要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原则和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从教育评价的概念就可以界定教师评价的概念,教师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大范畴,是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评价是在正确的价值指导下,按规定的程序,运用科

2、学的方法,借助现代技术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质量进行价值的判断,为学校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由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只凭主观印象或几个人的选票是不客观、不公正的。因此,全面、客观、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的制定,不仅是对教师本身的准确评价和定位,更是未来教育事业的有力保障。  一、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目标  教师评价,从目标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奖惩性评价,二是发展性评价。本评价体系的构建目标以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重在发展性评价。 

3、 奖惩性评价着眼于教师在评估前的工作业绩,表明教师是否履行了应有的工作职责,是否符合学院的规定和教学改革的要求。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对教师中的佼佼者给予及时的嘉奖,给较差者以警醒,借助外部刺激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和科研,其评价结果可作为晋级、聘任、评优、奖励或降级、解聘等人事处理的依据,这是它的可取之处。.但这种评价往往过于强调“约束”和“限制”,甚至把评价作为查找他人过错的理由,对教学科研工作相对熟悉的教师而言,其激励和督促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广大的青年教师来说,更多的是担心和惧怕,有时会影响甚至

4、挫伤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教师的成长。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以教师为核心,以发展教师个体为理念,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其特点是重视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强调评价者要对教师的过去、现在作全面了解,根据教师过去的基础和现实表现,规划其未来的发展目标;评价者和教师共同协商制定发展目标,并创设条件,促进教师努力达到这个发展目标。其评价过程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

5、评价者和教师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使评价者和教师协商制定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现行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制度多是奖惩性的,评价过于功利化,在评价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偏重于课堂教学的评价,而对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则较少评价;对理论教学的评价较重视,而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评价较少或评价力度不够;对教师的教学理论素质较为重视,而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方面的素质重视不够,缺乏“双师型”教师的有效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调控作用,促

6、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同时也促进学校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评价的基本原则是评价的理论依据,是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正确的评价原则不仅是统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规范,而且是指导、控制、协调评价过程的保证。  1.导向性原则。指对于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利于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有利于端正办学方向,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

7、观。如果方向不明确,教师评价就会走上歧途,同时会对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带来消极影响。在评价中,必须对每个教师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教书育人和教学的能力、工作绩效做出公正、准确而又全面的价值判断,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高职教育质量观确立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必须把学科本位的评价观念转向能力本位的评价观念上来。另外,高职教育不仅要突出职业能力中心,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要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等纳入到我们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计划

8、中。  2.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在确定和运用评价标准时要全面,不可片面。贯彻全面性原则,一方面要抓住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另一方面还要抓住评价过程,全面收集评价信息。高等职业教育要体现“职业性”的特点,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正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3.客观性原则。在全面考核的前提下,要重点考核教师的工作实绩。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称职,归根到底还在于其在教学、科研中的成绩和贡献。因此在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设置上,一定要在调研、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尽量体现客观公正性。  4.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