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环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

ID:10511829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_第1页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_第2页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_第3页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_第4页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日照市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学院名称土木建筑学院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04级学生姓名xxx学号0401020236指导教师徐文忠李慧敏填表时间:2008年4月4日设计(论文)题目日照市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其它√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满足小区冬季供暖的需求,保证小区居民室内的舒适度,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通过设计,可以近一步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相关规范,做好有关专业知识的衔接,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设计可以清晰的了解供

2、热外网和换热站的设计步骤和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熟练应用专业知识,熟悉相关规范;同时,本设计也应理论联系实际,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使设计出的设计尽可能的节能、环保,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佳。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1、熟悉设计原始资料,收集相关参数;2、确定供热方案,选择合适的热源形式;3、确定管网热力系统形式以及管网的布局;4、外网的水力计算和水力平衡调节;5、换热站设备的选型及布置;6、换热站系统设计;7、换热站的水力计算,确定换热站内管段的管径;8、换热站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相关水力平衡的调节;9、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和各种图纸的绘

3、制及输出。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今天,新能源以其可再生性、污染微小的特点愈发受到人类的青睐,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各国的一致所选。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趋势的大背景下,其在暖通制冷领域的开发应用业已展开,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有逐渐取代传统供热点趋势。其中地热能源在三大新能源(地热能、海洋能和太阳能)中表现尤为突出。地热能在暖通制冷领域的应用有地热供暖和地源热泵。世界各国对地热采暖非常重视。日本、冰岛、法国、美国、新西兰等都大量利用地热采暖。冰岛地处北极圈边缘,气候寒冷,一年中有300—340天需要取暖。但该国缺煤少

4、油,常规能源极其贫乏,他们依靠得天独厚的地下热水,全国有85%的房屋用地热供暖。地热采暖是发达国家最大的地热直接利用项目,占地热资源总利用量的33%。在中国,地热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地热资源潜力占全球的7.9%,总能量为11×106EJ/a,以中低温为主,几乎遍布各省市自治区。在北美,土壤源热泵技术已经完全商业化,出现了多家生产地源热泵及供热制冷系统的著名企业。欧洲国家的集中供热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如丹麦、芬兰、瑞典、德国。它们广泛采用的控制模型是一次网和二次网。在国内供热是保障北方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科学

5、合理规划供热建设和发展,对于提高供热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改善大气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本着科学合理规划供热建设和发展的原则,调整供热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挖掘现有设施能力,推进供热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我国供热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建筑物负荷的计算和外网形式的确定;2、外网系统的水力计算,确定管网的管径;3、换热站系统设备的选型、布局;4、换热站的水力计算,以及相关水力平衡调节;5、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和各种图纸的绘制、输出。四、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收集

6、相关资料,熟悉建筑图纸,确定室内外相关设计参数,从而掌握建筑物供热负荷,选择热媒参数,进而整理出几种方案,进而选出最优方案作为本设计的设计方案。其次,通过已知资料进行外网的水力计算,确定换热站的位置,合理布置管线的走向,调节水力平衡,做好外网的设计;最后,对换热站设备进行选型并对其合理布局,计算换热站内的管径,连接各种换热设备,做好换热站的设计,并绘制出相关图纸。五、本课题的进度安排1、熟悉设计原始资料并收集和整理室内外相关参数(第1周);2、外网水力计算和外网设计(第2~3周);3、外网各种图纸的绘制(第4周)4、换热站设备的选型和布局以及相关

7、图纸的绘制(第5~6周);5、换热站的水力计算,确定管径(第7~8周);6、换热站设备的连接和各种图纸的绘制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第9周);7、外网和换热站图纸的输出,设计答辩(第10周)。三、参考文献[1]PaulL.Geiringer.HigetemperatureWaterHeating.NewYorkandLondon:JohnWileyandSons,Inc.1963[2]ASHRAE.2001ASHRAEFundamentalsHandbook,20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雨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北京:中国计

8、划出版社,1989[4]贺平,孙刚.供热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1993.11[5]李向东,牟灵泉.现代住宅暖通空调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