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序如图所示

施工工序如图所示

ID:10525587

大小:2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施工工序如图所示_第1页
施工工序如图所示_第2页
资源描述:

《施工工序如图所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施工工序如图所示。移动模架系统共布置有120多个液压千斤顶。预拱度的设置通过对模架横梁的高程控制来完成,翼缘板坡度利用外模支撑杆的伸缩调整。所有这些均由液压千斤顶和机械锁定构造完成。主梁和内模的前移也由液压千斤顶工作车完成。为满足内模向前滑动的要求,中横梁及最后一跨的端横梁分两次浇注。第一次浇注至与横梁以外箱梁相同的尺寸,待下一跨底板、腹板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含预应力束)就位,内模板前移定位后,再浇注剩余部分的横梁混凝土。2、混凝土浇注顺序由前端悬臂(距支点8.0m)处向已完成单元方向浇注混凝土,采用全断面分次浇

2、注(底板、腹板、顶板)。采用这种浇注顺序,主要是考虑将施工缝交接处的混凝土留至最后浇注,此时主梁的主要挠度变形已经完成,相接部分的混凝土不会因浇注混凝土而受到扰动,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四、预拱度的设置移动模架逐跨施工法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预拱度的设置,影响预拱度的主要因素有:1)主梁产生的挠度;2)支撑托架产生的挠度;3)施加预应力产生的挠度;4)温度变化产生的挠度;5)收缩、徐变引起的挠度;6)后浇注各跨的影响;7)二期恒载的影响。其中主梁产生的挠度包括主梁及模板引起的挠度、单元混凝土重量引起的挠度。支撑托架产

3、生的挠度为10mm,在托架安装时予以消除。移动模架自重产生的挠度也在安装时予以消除。由此可知,移动模架逐跨施工时预拱度控制相当复杂,为使桥面完成且投入使用后与设计高程相符,使行车平顺,在模架就位全,根据各因素的挠度调整模析高程。其中跨中和悬臂端(施工缝处)的预拱度的控制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桥梁的线形和行车的平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活载的影响较小,没有计入活载引起的挠度。为便于比较,总结经验,对每个单元的施工均进行了4个工况的高程测量:1)立模标高(或浇注混凝土之前);2)浇注混凝土之后;3)张拉纵向预应力束后;

4、4)脱架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