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ID:10554895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_第1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_第2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_第3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_第4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摘要]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动克服这种收入差距,需要保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通过政府行为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针对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居民收入;收入差距;城市化;农民收入     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也不同幅度地增长,但收入差距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的1.9:1,逐步扩大到90年代末期的2.6:1,直至目前的3.23:1

2、,如果考虑到墟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收入差距则约达5:1,甚至更高。这种过大的收入差距,已成为保持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墟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1.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基本原因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收入水平的高低,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的方针,将堀市和农村割裂开来,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未被充分利用,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和购买力受到限制。在劳

3、动力市场上,农村劳动者受歧视,与堀市劳动者相比在受教育条件和个体素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即使进墟务工,由于没有墟市户口,在就业机会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几乎不可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另外,城市人所享有的文化教育、劳动保护、福利补贴、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及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等对大部分农民来说也是一种奢望,使堀乡居民收入差距处于相对刚性状态。    2.城乡资本存量和劳动力要素的不平等  由于历史原因和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造成我国城乡资本份额相差悬殊,而且结构不合理。城市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农村,在产品交换中处于

4、有利地位,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倾斜,通过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从农业产品中提取实现工业化发展所需资金,从1952年至1986年间,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业中抽走5823.74亿元资金,外加农业税1044.38亿元,共计6868.12亿元巨额资金,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发展。在农村,生产性消费能力不足,集体经济的薄弱又使农村有限的资本存量难于积聚,农村投资环境较差,导致资本存量不断向城市流动,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3.农民负担重,收入增长缓慢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规定,农民负担有了大幅度下降,但农民缴纳

5、的税收仍高于墟市居民,如耕地占用税、农业特产收入税等等.按国家规定,农民上缴的提留和统筹不得超过当地农民纯收入的5%。而实际上,据农业部统计,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现象仍较严重。农民的隐形负担也较重,如近年来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上涨较快,尽管农产晶价格有所上涨,但不及生产资料的增幅,致使农民获利甚微,甚至亏损。农村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专业分工差,难以开展规模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出现“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益”的局面,农民人均收入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    4.城市化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一定

6、的提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36%。从横向来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42个百分点。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决定了大量从农村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将滞留在农村,影响了劳动力的转移。在我国,城镇居民虽然人均收入高,由于人口规模较小,没能形成对农副产品真正有效的总消费需求,使得农产晶过剩;农村人口规模很大,因收入过低不能形成对城镇工业晶的强劲需求,从而使工业品遭遇了产品过剩的挑战。    5.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因素的影响  二元的社会结构必然

7、带来二元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等级制度和身份制度把农民捧斥于城市就业大门以外,广大农民基本未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大量进缄务工的农民也未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标准的社会保障待遇。目前,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大型集体企业职工享受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而对于那些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来说,享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只能是一种奢望。城乡居民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的不平等,使堀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1.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城乡的统筹发展  “十一五”期间,解决

8、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被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推出一系列扶持农业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支持保护程度。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税负,提高粮食的政府购买价格,对粮食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