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

ID:10564904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_第1页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_第2页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_第3页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词五首》同步练习维度A基础知识1下列注音不正确的是:A罥(juàn)丧(sānɡ)B黍(shǔ)豚(tún)C蕲(qǐ)浣(huàn)D坳(ào)圃(p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B孟浩然是唐代诗人,浩然是他的号。C《游山西村》的作者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D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3默写①开轩面场圃,把酒。待到,还来就菊花。②箫鼓追随春社近,。从今若许闲乘风,。③,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④?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

2、不动安如山!”这一句可谓千古名句,用现代文翻译它的含义,并说明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游山西村》中有一句诗成为千古佳句,是那一句?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做客农家的情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过故人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维度B阅读能力训练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7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所描写的有何不同?8说说划线的句子描写的是怎样的情景?9这首词的作者是范仲淹,结合作者生活的历史背景,说

3、说你对这首词的理解?维度C探究应用俗话说:“吟遍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看看唐诗三百首,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诗,背一背,然后在班上组织一个诗歌朗诵会。参考答案维度A:1C2B3①话桑麻重阳日②衣冠简朴古风存拄杖无时夜叩门③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④谁道人生无再少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什么时候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子,让广大百姓能够得以庇护并高兴。表达了作者关心广大百姓疾苦的感情。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做客农家时,感受到乡间淳朴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热情之后的喜悦之情。6表达了作者与故人相见,感受到民间淳朴热情之风的愉悦

4、之情。维度B7词的上阕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阕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8“人不寐”二句,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9范仲淹生活的时代,正值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范仲淹此时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

5、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维度C略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

6、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

7、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

8、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