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归纳

妇产科护理学归纳

ID:10570154

大小:121.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07

妇产科护理学归纳_第1页
妇产科护理学归纳_第2页
妇产科护理学归纳_第3页
妇产科护理学归纳_第4页
妇产科护理学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妇产科护理学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妇产科护理学第二章1.阴蒂:位于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类似男性的阴茎海绵体组织,有勃起性.仅阴蒂头暴露于外阴,富含神经末梢,为性反应器官.2.阴道前庭:(1)前庭球(2)前庭大腺(3)尿道口(4)阴道口及处女膜3.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常被称为子宫附件4.环绕子宫颈周围的组织称为阴道穹隆,按其位置分为前、后、左、右四部分,其中后穹隆较深,其顶端与子宫直肠陷贴接,后者是腹腔的最低部分,当该凹陷有积液时,可经阴道后穹隆进行穿刺或引流,是诊断某些疾病或实施手术的途径。6.成人的子宫约重50g,长约7~8cm,宽4~5cm,厚2~3cm(8,4,2,1);

2、宫腔的容积约5ml。7.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约长1cm。8.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9.(简答)子宫借助于4对韧带以及骨盆底肌肉和荕膜的支托作用,来维持正常的位置。①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作用。②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位置。③主韧带:是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的重要组织。④宫骶韧带:间接保持子宫于前倾的位置。10.输卵管壶腹部为正常情况下受精的部位。伞部有“拾卵”作业。11.卵巢产生卵子和激素。卵巢表面无腹膜,这样有利于成熟卵子的排出,但同时也易于卵巢癌的恶性细胞播散。12.骨盆的分界:骶耻线:以耻

3、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界线以上部分为假骨盆,又称大骨盆;分界线以下部分为真骨盆,又称小骨盆。13.骨盆的类型:①女性型②男性型③类人猿型④扁平型其中女性型骨盆宽,骨盆腔浅,结构薄且平滑,有利于胎儿的娩出。14.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月经血呈暗红色,其主要特点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况下偶尔亦有些小凝块。15.卵巢的功能:①卵巢的周期性变化②卵巢分泌的激素16:卵泡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分泌雌激素。黄体分泌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排卵日至月经来潮为黄体期,一般为14日,黄体功能衰退后月经来潮,此时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17.月经

4、周期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18.子宫内膜的变化:①增殖期②分泌期③月经期19.子宫颈的变化:排卵前取粘液于玻片,干燥后可见羊齿植物状结晶。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粘液分泌量减少,变浑浊粘稠,拉丝易断,不利于精子通过,涂片干后,可见成排的椭圆体。第三章1.盆腔检查为妇科特有的检查。2.双合诊是盆腔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第四章1.成熟卵子受精时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时妊娠的终止。妊娠全过程平均约40周。2.精子具有受精的能力,称精子获能。3.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的同时,借助输卵管蠕动和输卵管上皮纤毛推动,向宫腔方向移动,约在受精后第3日,分裂成16个细胞的实心细

5、胞团,称桑葚胚。4.蜕膜的形成:(1).底蜕膜2).包蜕膜)(3).真蜕膜(5.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6.(简答)胎盘功能:(1)气体交换(2)营养物质供应(3)排出胎儿代谢产物(4)防御功能(5)合成功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7.足月胎儿的脐带表面由羊膜覆盖,内有一条管腔大而管壁薄的脐静脉和两条官腔小而管壁厚的脐动脉。8.正常足月妊娠羊水量为1000~1500ml.9.妊娠期生殖系统变化:子宫体明显增大变软,妊娠晚期子宫多呈不同程度的右旋,宫底部于妊娠后期增长速度最快。宫颈鳞柱上皮交接部外移,宫颈表面出现糜烂,称假性糜烂。卵巢停止排卵,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

6、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糊状,不利于一般致病菌生长。10.妊娠期乳房的变化:乳头增大、着色,易勃起,乳晕着色,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小隆起,称蒙氏结节(Montgomerytubercles).11.循环及血液系统:心搏出量至妊娠32~34周时达到高峰,临产后,尤其是第二产程期间,心搏出量显著增加。血容量至妊娠32~34周时达高峰,血浆的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出现生理性贫血。如孕妇合并心脏病,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期最初3日内,因心脏负荷较重,需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心力衰竭。孕妇易发生痔、外阴及下肢静脉曲张。如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搏量降低,血压下

7、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hypotensivesyndrome).为适应红细胞增生、胎儿生长和孕妇各器官生理变化的需要,应在妊娠中、晚期补充铁剂,以防缺铁性贫血。12.泌尿系统:肾血浆流量(renalplasmaflow,RPF)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均受体位影响,孕妇仰卧位是尿量增加,故夜尿量多于日尿量。尿频或尿液外溢现象产后可逐渐消失,孕妇无须减少液体摄入量来缓解症状。自妊娠中期肾盂及输尿管增粗,蠕动减弱,尿流缓慢,且右侧输尿管受右旋子宫压迫,孕妇易发生肾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