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频发”的法律思考

“矿难频发”的法律思考

ID:10572054

大小:56.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矿难频发”的法律思考  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矿难频发”的法律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矿难频发”的法律思考【摘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把煤矿矿难的当事人看成理性的“经济人”,就不难看出矿难是当事人追逐利益及监管失灵的结果。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频发的矿难、大量生产的“血煤”,已给生者敲响了警钟。预防矿难发生,就要加大对违规、违法矿主的惩罚力度,加强对煤矿企业的严格监管,严惩煤矿事故背后的腐败。  【关键词】矿难;频发;法律思考  【Abstract】Setofffromtheeconomicsangle,thedifficultinterestedpartyconsiderscoalmineorea

2、sthereason“economicman”,rightaaximizingnogroundforblame,“bloodoforedifficulttovolume-produce,”coalbutoffrequencyhair,alreadygiveslifepersontohaverunganalarmbell.Dynamicstakingprecautionsagainstpunishmentoforedifficulttohappen,tobegoingtoenlargebyanorehosttobreakingt

3、helainingaccidentbackseverely.  【Keywords】Theoreisdifficult;Frequencyissentout;Lawisthoughtdeeply    1煤炭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长期以来,我国的煤炭生产的安全形势一直较为严峻。从1992年到2001年的十年之间,我国每百万吨煤死亡率为4.99,同一指标,印度为0.5,美国为0.04。据我国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煤炭事故死亡人数6027人,当年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5%,而矿难死亡人数却占世

4、界死亡人数的80%。同时,百万吨死亡率为3.07,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0倍。[1]2006年,虽然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4746人,同比下降20.1%,三十年来首次降到4800人以下,但仍在世界各国“名列前茅”。[2]为了防止矿难频发,国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对煤矿的监管,如在2005年将原属于各省的煤炭管理局升格为部级单位,由国务院实行垂直管理;同时,国家和各产煤省份还分别制定出台了多项整顿煤矿的措施、条例等。但从当前重大恶性矿难仍频频发生的现实来看,收效甚微。    2矿难频发的原因    客观的看,采煤是高危行业

5、,稍有麻痹或松懈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任何国家都无法绝对避免矿难的发生。在我国,矿难发生的原因更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机械化程度低、安全技术与装备水平不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地质环境恶劣等因素,也有违法开采、违章操作、监管不力等问题,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当事人疯狂追求利益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矿难的发生都有三个基本当事人:矿主、矿工和监管者。应当承认,在矿难发生之前,矿主和矿工多是通过自由契约结合在一起的,而二者形成契约关系的原因在于对各自利益的追求,因此,必须首先把矿难的当事人看成理性的“经济人”,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当

6、事人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投入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利益。  2.1矿难是当事人追逐利益的结果。  对矿主来说,以最小的成本追逐最大的利益是理性的。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应该以更少的付出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这种利益取向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矿主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认为减少对安全设备的投资,放弃对矿工的操作技能及安全培训就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了。目前,我国不少矿井的矿工既缺少必要的安全技能知识,又不得不在设备极其简陋的井下作业。加上近年来煤炭市场供求失衡,使煤炭价格居高不下,利润不断攀升,更刺激了矿主的利欲:一个年产30万吨的煤窑,在2004

7、年的纯收入可以达到5000万元,日均十余万——一个小煤窑一年内就可以造就一个千万富翁。[3]丰厚的回报,使企业超产冲动强烈,煤矿普遍存在超能力、高负荷生产,特别是群发性非法开采,违法、违规生产现象严重,使本已非常脆弱的煤矿的安全生产环境更趋恶化。从主观上讲,所有的矿主并不希望矿工死亡,甚至很害怕矿工死亡,恶性的矿难意味着他们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要面临法律的制裁。然而,现实的暴利和潜在的风险的对比,常常会使矿主铤而走险。  对矿工而言,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获得尽可能多的报酬也是理性的。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应该以更少的劳动

8、付出获得更多的报酬。然而,在计价工资的背景下,工人的偷懒行为被有效的抑制了。由于一方面工人想赚到更多的钱,另一方面矿主为了尽可能在煤炭行情较好时多产煤,多赚钱,就会逼迫工人违章、冒险下井。已发生的多起矿难事故中,尽管工人已提前发现了事故隐患,但多数还是冒险下井或被逼下井,最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