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局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

县文化局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

ID:10589284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县文化局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_第1页
县文化局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_第2页
县文化局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县文化局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县文化局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县文化局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县文化局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2014-8-311:26:49县文化局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

2、明电〔2014〕1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文化工作实际,自查汇报如下:罗田地处大别山南麓,全县版图面积2144平方公里,辖4乡8镇,413个行政村和4个国有林场,现有人口63万。罗田自梁代置县1400余年来,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积淀了深厚久远的文明。这里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它既是京剧创始人余三胜、明代医圣万密斋、国学大师王葆心、天完皇帝徐寿辉的故乡,又是响誉中外的板栗之乡、甜柿之乡、茯苓之乡、蚕丝之乡,拥有板栗、甜柿、茯苓、金银花、苍术5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田民间文化独具特色,除京剧、 娱

3、乐设备,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向广大群众提供了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科技培训、思想教育、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保障了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二)、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是罗田县新图书馆建设项目有序推进。罗田县新图书馆于2013年8月28日奠基,11月2日正式动工,目前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预计2014年12底竣工。二是罗田县“五馆四中心”的文化馆、博物馆建设,于2013年8月26日奠基,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工程。(三)、群文活动及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三胜广场故里乐”群众文化活动。将全县的春节演出和广场群众文

4、化活动统一命名为“三胜故里广场乐”,2012年腊月举行启动仪式后,两年间,县城和各乡镇共计演出近两百场次。如今,“三胜广场故里乐”已经成为全县群文活动一大品牌。打造名人文化品牌。余三胜是国粹京剧的鼻祖,其一家三代均列入《辞海》之中。打造名人文化品牌,将余三胜打造成罗田对外宣传的名片,将罗田建设成京剧大家、京剧票友的朝圣之地,是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两年来,一是将全县的春节演出和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统一命名为“三胜故里广场乐”。二是创作大型古装黄梅戏《余三胜轶事》,2013年9月在省八艺节成功上演,囊括了所设奖项的七个一等奖,2014年8

5、月在第二届湖北省地方戏艺术节上又再次获得四个一等奖。三是在白庙河乡建立了“东腔戏传承基地”,并在白庙河中学建立了首个东腔戏传承教学点,已有学员50多人。四是申报《余三胜传说》为省级保护名录。五是编辑出版《余三胜传的故事》,初稿已经完成。六是举办三胜京剧社演唱会,50多名京剧票友登台演出。七是根据省市专家建议,将余三胜与东腔戏结合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立争打破我县国家级非遗项目为零的现状,目前,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农村群文活动三个基本。为丰富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以三个基本为目的。一是有基本的活动

6、场所:文化局今年准备启动“三胜故里文化广场”建设试点工作,计划争取资金,在几个乡镇建造一个群文活动广场,取得经验后,力争在全县有计划地逐步推广。二是有基本的文艺演出队伍:各乡镇文化站和县文化馆在近两年里,帮助组建群众表演队178个、社团17个。三是有基本的文艺演出活动:各乡镇文化站每年都组织至少四次以上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在一些重大节庆期间,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都会举办各类不同主题的文艺演出。(四)一站一特色的文化构架。做好县抓品牌、乡(镇)抓特色的名人文化品牌建设,各乡镇文化站结合当地文化,深入挖掘,形成了“一站一特色”文化构架

7、,如:河铺的“孝”文化、大河岸的名人文化、白庙河的东腔文化、胜利镇的“胜利红”文化、白莲河乡“莲”文化等等。二、主动融合,服务旅游产业的发展为配合我县旅游发展,县文化部门主动融合搞营销、办好大节推营销、坚持品牌做营销、创新思路拓营销。罗田民歌先后两次进京在人民大会堂和中央党校演出;举办了“罗田民歌大家唱”歌咏比赛,极力推广罗田民歌传唱;大型原生态歌舞《大别山放歌》已经成为我县旅游的一大文化品牌;建立了“东腔戏传承基地”,并在白庙河中学建立了首个东腔戏传承教学点,已有学员50多人;第一批149处文物“五有”保护工作全部完成,并启动了

8、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出版了《天完皇帝徐寿辉的传说》,东腔小戏《京剧祖师余三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