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ID:10608801

大小:6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7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_第1页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_第2页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_第3页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_第4页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对外界事物的感知缺乏必要的理性认识,当面对来自外部或自身的压力时,感到无所适从,其行为往往偏离道德与法律的规范,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犯罪道路。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是全世界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   笔者在自己工作所在地福建省将乐县深入调研后,认为未成年人犯罪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侵财化性质突出。相当部分未

2、成年人受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思潮影响,将盗窃、抢劫作案当成获取钱财的手段,以满足自己的挥霍和享乐欲望。如:未成年人杨某因无钱玩游戏机,先是向别人借贷,后因无力偿还,窜到邻居邱某家盗走现金1600元;更令人咋舌的是,未成年人曹某等人两个月内在将乐城区溜门入室作案竟达10余起,直到被民警抓获才追悔莫及。  (二)暴力化程度加剧。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以盗窃居多,杀人、抢劫、强奸等暴力性犯罪也时有发生。一天晚上,陈某、熊某两名未成年人在将乐城区将过路行人杨某两人挟持到某巷子内,以言语威胁和搜身的方式抢走受害者身上现金100余元;有一天,未成年人王某等人在将乐水南桥头与刘某

3、发生口角,随后王某等人携带菜刀、东洋刀及啤酒瓶等追砍对方,导致受害人刘某轻伤。  (三)外来化犯罪多发。由于外来人口流动频繁,居无定所,一时又找不到活干,生活困难,导致一些外来未成年人以偷盗为生。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将乐县公安局共抓获外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18名,占总数的18.2。外来未成年人胡某和刘某有一天窜到将乐城区一家石材店,乘店内无人之际,盗走抽屉内现金4800元、一部。  (四)低龄化趋势明显。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将乐县公安局查获的未成年人作案成员中,13岁以下的有19人,占总数的19.2。将乐民警通过巡逻布控,在城关抓获涉嫌

4、盗窃摩托车案件4起的未成年人王某、温某、邱某,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仅11岁。  (五)团伙化倾向突出。近年来,团伙犯罪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据了解,这些团伙成员大多数是有劣迹的未成年人组成,他们沆瀣一气,相互勾结,共同犯罪,并且胆大妄为,不计后果。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将乐县公安局查获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三人以上团伙作案的就达17个65人。2003年2月,民警通过调查,抓获杨某、温某、董某三名未成年人,经查,这个团伙涉嫌撬盗卷帘门入室作案22起。2004年4月10日在将乐县发生的一起未成年人聚众斗殴案参与人数多达30多余人,其中

5、12名未成年人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六)女性犯罪有所抬头。女性未成年人在犯罪方式上出现了由过去与男性合伙作案的依附地位发展为现在的独立作案。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将乐县公安局共抓获3名未成年女性犯罪嫌疑人,占总数的3。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不良因素侵蚀。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容易产生高消费盲目膨胀,追求物资金钱的欲望及腐朽思想严重侵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经济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的不平衡,诱发青少年向往金钱物资,使得一些未成年人为获不义之财而疯狂作案。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无序性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某些混乱,

6、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哥们义气、好打抱不平、盲目崇拜"英雄"等,成为部分未成年人追求的时尚,致使一些良莠不分的未成年人观念扭曲。处于青春萌动期的未成年人,自控能力低下,好奇心和摹仿能力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走上邪路。那些不良影视、黄色书刊、有害网站等不健康的传媒宣传享乐主义渲染暴力凶杀色情等信息,严重误导了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家庭教育失当。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可是,我们不然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绝大多数少年犯的家庭环境号家庭教育均存在误区。有的家庭缺少温馨,家庭成员之间

7、关系冷漠;有的家庭"内战"不断,孩子处在"硝烟弥漫"中,耳濡目染便形成一种暴戾怪异的脾气。有的家长或常年在外奔波忙生意,或沉迷于"筑长城",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与关心。偶尔念叨一两次,起不到教育作用。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纵容溺爱,甚至袒护包庇,致使孩子无所顾忌而步入歧途;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态度粗暴,方法单一,动辄训斥或打骂,久之,孩子的灵魂便无端地被扭曲了,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听不进家长的教诲而犯罪。此外单亲家庭的孩子犯罪更是不容忽视,这类孩子,有的是父母离婚、或者死亡、或者两地分居、12全文查看或者母亲未婚先孕所生,他们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变的心理失衡,常常感到孤独

8、、自卑、消沉这种被扭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