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ID:10609222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_第1页
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_第2页
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_第3页
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_第4页
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手法整复同时配合中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7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40d~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优44例,良25例,差4例,优良率达到94.5%。结论:中医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肯定,在符合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以在临床上推广运用。[关键词]手法整复;肱骨髁上;骨折[中图分类号]R27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070-02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骨折,好发于5~8岁儿童[1]。根据引起

2、骨折的暴力的来源和方向的不同,可将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青枝型,其中的伸直型达90%以上[2]。肱骨髁上骨折一旦处理不恰当易发生肘内翻,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生关注的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运用中医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7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91.1一般资料本组73例患者中男52例,女21例,年龄3~16岁,左侧19例,右侧54例。其中伸直型52例,屈曲型8例,青枝型13例。本组闭合性骨折65例,开放性骨折8例。受伤的原因:主要为爬高跌倒,追逐溜旱冰摔伤,其次为骑车跌伤。受伤当天来诊的48例,2d内来诊

3、者15例,3d内来诊者10例。全部病例不包括伴有血管、神经严重损伤,需作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1.2治疗方法1.2.1整复手法①拔伸牵引:患者仰卧于在床上,根据病情采用臂丛麻醉或不予麻醉,助手握患者前臂和骨折近端的上臂进行拔伸牵引,使之牵开重叠,持续3~5min。②旋转捺正:在有旋转的情况下先纠正旋转移位,术者双手握住远端骨折区,帮助远端助手使患者的前臂向前或向后旋,然后术者用一手的掌大鱼际肌靠骨折近端,另一手掌大鱼际肌靠背折远端,用“捺正手法”矫正侧方移位。③前顶后拉屈肘:术者需要蹲下,两个拇指从患者的肘后将远端向前推,其他手指环抱骨折的近端前方向后按压,同时要告诉远端的助手在拔伸基础上

4、缓慢地屈肘,通常可以感到骨折复位骨擦音,肘关节应该屈曲超过90°位。④术后固定:伸直型的采用后侧石膏托固定肘关节在90°~120°的屈曲位置。同时将患者的前臂向桡侧外展,外翻在95°~10°固定,尺偏型采用前臂旋前位的方式,上好石膏后再用绷带缠绕患肢和胸部数圈,这样可以将患肢上臂固定于胸部前侧方。桡偏型采用前臂旋后位的方式,屈曲型则屈肘40°~60°,屈肘角度以可以触及桡动脉搏动为准,如果发现搏动减弱或消失应将肘关节伸直,直到可以触及搏动为止。复位、固定完成后,常规检查桡动脉搏动情况,正中、尺、桡神经支配的手部运动和感觉的情况。同时X线拍片复查复位情况。本组13例青枝型骨折,其中有8例向

5、前或向后成角,采用扳提推按手法矫正其成角,然后以单托板超肘关节屈肘90°外固定,发现有5例无明显移位的青枝骨折不予整复,单托板超肘关节屈肘90°固定,通常于2周后解除固定。52例伸直型患者采用坐位或卧位,将患肘屈曲20°,然后由两助手纵向拔伸牵引,直至前臂逐渐回到中立位,有旋转移位者应在拔伸的时候旋转复位,在矫正侧方移位时候,术者用两手掌的根部分别置于肱骨内外髁处施行捺正手法,然后四指在肘前端提近端,双手拇指在远折端的后侧向前推按,同时在助手的牵引下逐渐屈肘至110°以矫正前后移位,然后用触摸的方法检查骨折对位情况,最后作患肢的夹板外固定,屈肘90°,大概固定4~5周。1.2.2中药治疗

6、9早期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用药:荆芥、当归、土元、丹参、生地、赤芍、陈皮、自然铜、桑枝等;中期结合通络、接骨续筋,用药当归、泽兰、红花、独活、骨碎补、陈皮、续断、狗嵴、伸筋草等,后期宜益气血、补肝肾、壮筋骨,用药黄芪、党参、当归、熟地、白术、白芍、陈皮、五加皮、千年健等。本研究中还在七厘散的基础上,加透骨草、川芎、地榆炭、金银花、蒲公英各30g,自然铜、薄荷、黄柏、当归各20g,为1剂,一起研成细末,蜜糖煮热调成糊状,制成药膏。在术者维持骨折对位的情况下,助手将中药膏平涂在棉纸上,然后将其包裹患肢。1.2.3功能锻炼术后当日立即进行握拳伸指活动,术后当日进行屈肘功能锻炼,以患者不痛为原则

7、,逐渐扩大范围,切忌伸肘活动。1.3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肘关节活动范围、携物角改变两项指标制定,优:对位良好,伸屈功能正常,无肘内翻。良:肘屈伸受限10°~20°。肘内翻5°~10°。可:肘屈伸受限20°~30°,肘内翻10°~20°,不需特殊治疗。差:肘屈伸受限30°以上,肘内翻20°以上。2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40d~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优44例,良25例,差4例,优良率达94.5%。3讨论3.1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