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农村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ID:10617699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上传者:U-3868
农村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3页
农村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4页
农村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农村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内外学者对于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问题也做了一定量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在同伴交往方面缺少必要的引导与帮助,经常出现不同类型的同伴交往问题,如:自卑、孤僻,对同伴交往恐惧;情绪不稳定,对同伴表现出敌意或攻击行为;与某些同病相怜的同伴结成“小团体”等。本文通过三个方面来回顾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简要分析。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性的研究,今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解决方案及有效的措施。[关键词]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同伴交往问题;对策留守儿童当前特指农村地区那些父母单方或者双方较长时间地外出就业,被留在农村、由父母单方或他人监管的儿童(肖富群,2009)。开放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这使得很多孩子与父母分离留在了老家而成为留守儿童。在对留守儿童的有关研究中,人际交往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适应问题。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与师生交往而对已进入学校的留守儿童而言,与他们交往最多的是同学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特殊作用,也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交往个性与道德品质的形成情感的发展。心理的健康与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由于留守儿童自身的一些特点,加之缺乏正确的引导与鼓励,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往往因缺乏社会技能而导致与同伴关系不良,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往焦虑,这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健康心理的维护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分析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的类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人际交往教育对策,对改善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状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李鹏,2013)。1、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现状及问题唐林翔(2008)调查中发现,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学生自卑心理很严重,在面临交往障碍,缺少同伴帮助的情况下,对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丧失已有的信心,降低学习要求,上进心不强等。这又导致他们结交不良朋友,惹是生非。由此可知,由交往障碍所引起的情绪如紧张、孤独等使留守学生注意力分散,情绪低落,影响了他们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不可否认,这也是导致留守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孙晓军,周宗奎(2010)等人在研究中发现, 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友谊冲突或背叛,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孤独感体验显著高于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但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间差异不显著;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回归比较表明,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预测力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李鹏(2013)认为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亲子交往严重缺失,留守儿童对同伴群体的依赖性应当更强。但同时由于缺乏与同伴交流的经验、技巧和父母的帮助、指导,一旦他们在同伴交往中遇到自身无法应对的困惑、问题或挫折,并且得不到及时解决和全面、正确的引导,积累起来就可能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不同种类的较为严重的同伴交往问题。1、原因及分析一些学者认为留守儿童产生与人口流动因素有关。李金涛(2003)认为,留守孩现象的产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大量的流动,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结果。段成荣、杨舸、王莹(2005)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包括流入地学费太贵,父母负担不起;城市物价太高,孩子在外花费大;父母没精力照顾孩子;父母流动性强,孩子没法就学等。孙蓓(2009)指出了这么一点,她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笔者认为她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笔者还是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是多方面的综合体所造成的。侯爱民(1999)认为,儿童同伴关系是成人人际关系的“实验室”,是一种准人际关系。影响儿童同伴关系的因素,主要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社会交往技能及儿童的品行特征等。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父母亲的文化水平是影响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焦虑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父母因素成为留守儿童是否存在同伴交往焦虑或同伴交往焦虑高低的首选因素。相对城市和农村非留守儿童而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交往,特别是亲子交往的严重缺失是造成儿童多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亲子间的依恋关系是儿童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依恋的程度与性质如何,影响儿童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看法。而亲子交往的过早中断,让儿童难以与父母之间产生较强的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模式,继而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师生交往和同伴交往(谢丹,2009)。3、不同视角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就不同视角下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而言,学者们从社会支持视角、优势视角、风险社会视角、人本主义视角等出发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张克云、叶静忠(2010)在《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干预措施评价》中,评价了留守儿童干预措施的作用和局限性,通过监护人和外出家长层面、社区层面和宏观层面来介绍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政策建议。李翠苓(2012) 在《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研究》中,充分运用留守儿童的自身优势特质和外部客观特质,发掘留守儿童的自身潜能,帮助他们解决留守中的困难和问题。任丰田(2011)在《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困境》中指出,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角度看,留守儿童面临健康风险、心理风险、安全风险和学校风险,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合作。面对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从影响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因素出发(王淑敏,2003),教师可从人际知觉和自我认知两个方面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质量,减少他们的交往焦虑。由于长期缺少父母关爱以及隔代教育的弊端,留守儿童对他人行为的正确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因而易出现自私自利、攻击性强、冷漠等不良人际交往行为。为此,教师可采取一些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训练技术,如角色扮演、激励强化、试误、敏感关系训练、照镜子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方法,对留守儿童不良的交往模式进行矫正。4、社会工作在留守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影响由于留守儿童都被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里面,但是这些人群的文化水平不是特别高,所以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社会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4.1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必要性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目前的策略主要是以学校教师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力量。因老师缺乏专业的指导且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量,收效不大。而社会工作者采用专业的方法与技巧服务于留守儿童,效率会大大提高。首先社会工作的目标是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协调各方社会资源解决问题。其次社会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掌握专业技术及操作方法,有一套运营体系,且更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及利用。另外社会工作服务的特色是更注重人文关怀.从心理、精神层面去解决问题。而这正是留守儿童缺失最多的,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4.2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其成长过程中出现重大的问题会影响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使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解决策略的探索刻不容缓!目前由于政策、制度与实际措施脱节,工作效率较底,重物质性给予。故社会工作注重从心理、情感等角度出发增进人文精神关怀的服务,正是社会现实的迫切需求。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念包括同理心、平等、自我决策和尊重、接纳等。这种专业素养是留守儿童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疏导情绪的重要前提。香港、台湾及大陆部分省份的先进经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新兴等都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开展提供可行性。 2004年以来,我国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研究。关于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学者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已有文献查阅,笔者发现,首先,对于一些学者的调查研究只提供了一些相关数据然后进行分析,致使文章的可信度不高。留守儿童同伴关系支持的相关文献以调查报告和对策性研究为主,大多从社会化、社会融合、社会排斥、社会支持等视角切入,在提出解决留守儿童的建议和对策方面,基本上都是从家庭、政府、学校、社会和留守儿童自身出发,过于笼统,不够细化同时也缺乏可行性的分析。尽管在社会工作领域对留守儿童有着一定的研究,但是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介入留守儿童心理的实务操作性的研究极少而且不够深入。本文将探索小组工作在留守儿童中的应用,同时搭建一个同伴支持发展性小组,并对其进行实务操作的探讨研究。从专业角度来讲,大部分都是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进行的研究性服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有赖于社会政策的完善以及社会各资源的支持,在北欧等发达国家社会工作者是核心,如何在我国可以将社会工作者的管理职能与职业行为融为一体才是促进社会工作发展长远发展的一剂良方。而目前的许多学科的研究是侧重理论层面,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家庭"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参考文献【1】肖富群.留守经历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1期2009年1月【2】李鹏.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观察,2013年01期【3】唐林翔.农村留守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及教育对策研究——以湖北省襄阳区朱集镇一中为个案【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4】孙晓军,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337-340.【5】李金涛.农村“留守孩”现象亟待关注【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6):51-52.【6】段成荣,杨舸,王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J】.学海,2005(6):25-29.【7】孙蓓.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8】侯爱民.影响儿童同伴关系的因素及家庭教育的策略【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第5卷第3期1999年9月 【9】谢丹.苏中、苏北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焦虑现状研究.小学德育,2009年21期【10】张克云,叶敬忠.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干预措施评价【J】.青年探索,2010(2):81-87.【11】李翠苓.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12】任丰田.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困境【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4-99.【13】王淑敏.小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指导与训练.教学与管理.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03年7月15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