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保障住房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

北京地区保障住房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

ID:10623721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北京地区保障住房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_第1页
北京地区保障住房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_第2页
北京地区保障住房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_第3页
北京地区保障住房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北京地区保障住房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地区保障住房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1.绪论1.1.选题背景保障性住房是国家为了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中居住困难家庭出台的一套民生政策。自1992年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城镇的住房制度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入,一方面改革了过去福利分房制度,建立了新型的住房体系一一住房市场化改革。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的高速与需求的扩大,吸引了大批进城谋生的农民工,以及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破产的老企业职工家庭,他们是城市中中低收入主体,大部分面临着居无定所的困境,有的即使有可租住的房子,居住空间也是处于十分拥挤与恶劣的环境下。

2、另一方面,1999年首先形成了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2006年以后,由于商品房市场的高房价带来的严重社会矛盾,中央政府因此加大了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的力度,四万亿计划、9000亿安居工程等政策密集出台,并且随着保障人群的覆盖面扩大,保障性住房的类型也有所变化与拓展,包含的种类更多,体系更全面。此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质的飞跃还体现在数量的建设上。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统计结果,2008年至2012年,全国共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3000万套,基本建成1700万套以上,2013年全国城镇保

3、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是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房共470万套、新幵工63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走过19年的时间,在制度的设计、资金的拨付、开发的模式以及规划建设的方法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与缺陷已经很多,例如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的问题,建造好的保障性住房能否能真正保障到最需要被保障的困难群众上;不仅在数量上持续推进满足更多的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质量上也要能满足人对生活环境质量的基本需求,如中观层面的保障性住房的规划选址、周边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内外交通的连接;微观层面上依旧可以发

4、现许多叩待完善的方面,如套内户型的有针对性设计;还有很容易被忽略的户外生活环境的营造,很多人认为只要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住宅的问题便大功告成,达到了保障性工程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一栋栋的保障性居民楼,一片片的保?障性居住小区的建设,实际不仅仅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地方,更是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们营造立体的生活,也是在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良好的居住区环境能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促进人际交流与社区凝聚力。.1.2.选题意义与目的国内对于城市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颇多,而因为国内保障性住房建设属于刚刚度过起步阶

5、段,各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成果但仍不够丰富多样与足够深入,保障性住房小区景观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景观设计亦是保障住房建设当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北京市的保障性住房为研究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与总结,指出北京市的保障房小区在景观设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而众所周知,保障性住房主要的建设资金于政府财政支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面积广大,困难群众基数庞大,而政府财政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建设资金的紧缺与营造良好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本文尝试做出基于实地调研的结果而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的探讨

6、,为以后更多的相关设计实践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2.国内外公共住宅居住区环境设计借鉴2.1.新加坡面对建国之初落后的国家经济,城市中心因大量移民涌入聚居而形成的贫民窟,生活环境恶劣这样的境况,新加坡政府于1960年成立建屋发展局机构,通过政府机构组织人力财力为贫困群众建造房屋,以低价租赁或低价出售的方式让这些国民能拥有一处安身立命之所。组屋的建设历程是一个不断摸索发展,逐渐由量到质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的积累与成果上不断做出自身结构的完善与超越,呈现出一个稳步前进,良好上升的趋势。第

7、一阶段为初期建设的10年,新加坡的城市发展范围在今天的中心城区,组屋的选址建设也在此范围内。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快速发展组屋事业,尽快的给贫困-群众提供居所。这一时期的建设重点放在了房屋建设的总量上,住宅的建设标准也较低,统一化的标准住宅平面设计。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到90年代末的蓬勃发展期。这一时期的开始,新加坡确立了环形城市的发展模式,原中心城区发展为中央商务区,周围新镇大力发展组屋的建设(如图2-1、2-2)。这个时期以增加居民归属感的建设方向为主,配套公建设施、改善社区环境、旧城区也以翻新改造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8、。通过住房户型样式设计的增加、结构合理的社区规划和景观设计促进社区活力。..2.2.香港十年组屋计划的实施收到了可喜的成效,政府将此计划又延长了五年至1987年。此后,香港公屋的建设可以说进入了成熟的阶段,由只重视房屋数量的建设与供给开始转为更关注组屋社区整体质量的改善和提升。1987年幵始推行长远组屋计划,旨在重建及清拆早期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