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与趋势

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与趋势

ID:10628307

大小: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与趋势  _第1页
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与趋势  _第2页
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与趋势  _第3页
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与趋势  _第4页
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与趋势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与趋势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与趋势[摘要]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立法相对滞后,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秩序混乱,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和民办高校产权属性不清晰等问题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试图揭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陷入困境的政策根源,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演变政策建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是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也随社会改革进程不断演变。民办教育政策的制定推动了一定阶段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又成为民办教育继续发展的障碍,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合理性随社会发

2、展和教育改革不断变化。我们要分析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度缺陷,根据民办高等教育的属性和发展要求,不断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是我国民办教育政策发展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1978-1992年):允许兴办民办高校,但对私人办学严加限制。1978年以后,随着战略重心的调整,我国重新认识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及“科教兴国”的迫切性,开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顺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一些中学后民办教育机构应时而生,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如

3、1982年创建的中华社会大学,1985年创办的福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等,主要是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建立起来的。1982年《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际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民办教育的地位。但是,由于我国的大一统体制和计划经济的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并没有获得社会文化价值认同的支持。直到1987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仍然对民办教育进行了约束和规范,社会力量被明确界定在国家和集体经济的范围。“学历文凭是国家教育水平的标志,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素

4、质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管理,确保其规格和质量,不能搞滥。”国家虽然承认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但实践中仍是“国家办学的补充”,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限制政策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政策障碍。第二阶段(1992-2003年):鼓励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合法地位逐步获得。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多种所有制结构逐步建立,私营、民营经济获得合法性地位,民办高等教育获得政策支持,民办高校得以快速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等都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作了相应的规定,“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这些政策规定进一步肯定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合法性。1993年8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明确指出,民办高等学校及教师和学生享有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民办高等学校招收学历教育的学生,纳入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后可自主择业,国家承认学历。之后,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随

6、着办学规模的空前扩大,民办高等教育举办者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提出了进一步的合法性诉求。促成了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民办教育的行政法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出台。该条例重申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并对发展民办教育的基本原则、行政管理体制、民办教育机构的设立、教学和行政管理、财产和财务管理、机构变更与解散、政府保障与扶持及法律责任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民办高等学校的地位,确立了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目标。第三阶段(

7、2003年以来):民办高等教育迈入依法办学的新阶段。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对民办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作了进一步规定,并把民办教育提高到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来认识。《民办教育促进法》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走上规范发展道路的里程碑,民办高校无法可依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民办高等教育事业获得广泛的合法性支持和社会认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并且表现出勃勃生机。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获得和实现仍需时日。二、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政策分析《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不仅对民办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做出了明确规定,还制定了许多扶持民

8、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条款,在教育权由国家转向公众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民办教育促进法》虽然没有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产权属性等问题做出具体的规定,甚至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毕竟在民办高等教育法制化道路上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