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会变的手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会变的手

ID:10629730

大小:9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会变的手_第1页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会变的手_第2页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会变的手_第3页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会变的手_第4页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会变的手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会变的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会变的手作者:王依丽  闵行区莘松幼儿园设计思路: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对于学习我们追求的是它的过程,是孩子的主动参与,对于孩子的能力我们追求的是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大胆探索。中班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绘画活动,因为画画具体表达出他们的想法与创造,试选择“手”作为主题是力求打破原有纸上作画的常规,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手不仅是作画工具,同时也是作画的材料与表演的对象。培养幼儿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对手进行富有想象的创作,满足幼儿的创作欲望和创新意识,体验用手作画

2、和用手表演的乐趣。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在手上作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乐意用装饰好的手进行表演,感受自由创作与表演的乐趣。活动准备:  1.具有多种想象及可模仿的图案。  2.装饰好的手的造型所编排成的表演剧。  3.多种色彩的颜料与棉签、抹布。  4.供幼儿表演的小舞台。活动重难点:  大胆想象,创作各种手的变换造型,并直接在手上作画,乐意用装饰好的手自由表演。活动过程:一.想象模仿,引起幼儿对手的兴趣  王老师带来许多有趣的图案,你们想不想看?边看边和小朋友讲讲,这些图案象什么?  1.幼儿自由结伴去观

3、看想象,师随机了解幼儿想法并肯定。  2.引导幼儿试着用手去模仿图案造型。  3.师小结:小朋友学的真象,原来小手能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欣赏表演剧,感受用手作画的乐趣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救命啊)  1.组织幼儿观看表演剧。  2.谈论:这些小演员是什么变成的,你会不会变?  (1)自由交流:小朋友间交流,学学手的变化造型。  (2)集体交流:掌握变化的过程,了解手可以变成许多东西的样子。  3.告诉幼儿颜料能把手变出的东西打扮的更漂亮。三.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手的造型创作,让幼儿了解方法。  王老师现在就来用手变一样东西

4、,小朋友说说,让老师变什么?  1.按幼儿意愿明确创作的主题。  2.具体示范创作步骤。  (1)先变好手的造型固定不动。  (2)再涂上美丽的颜色。  (3)完成创作进行表演。  老师:小朋友想不想变?那我们先穿上小背心,再把自己的衣袖卷的高高的,一定要想好自己要变什么,变完以后再涂颜色。  3.幼儿自由创作,师巡回指导。  4.能力强的幼儿鼓励他们双手作画,能力弱的幼儿日则在老师的帮助下共同完成创作。  5.引导完成的幼儿结伴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6.小结:小朋友举起小手给王老师看看你变了什么?真棒,小手的本领和我们小朋友

5、的一样大,能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去表演给弟弟妹妹们看,好吗?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

6、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

7、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

8、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