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经济法的精神

略论经济法的精神

ID:10631406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略论经济法的精神  _第1页
略论经济法的精神  _第2页
略论经济法的精神  _第3页
略论经济法的精神  _第4页
略论经济法的精神  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经济法的精神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略论经济法的精神内容摘要:在由私人所有经济和国家公有制经济共同组成的混合经济条件下产生了经济法需要,由此明晰了经济法的精神。它是在混合经济条件下,通过赋予市场主体经济自由并对其进行规制、赋予政府干预经济职权并对其进行规制,从而达到增加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实质公平、提高社会整体福利的法律目标。即经济法的精神就是在私人经济与国有经济共同发挥作用的混合经济领域中寻求社会本位。关键词:混合经济;经济法;社会本位DiscussionontheSpiritofEconomicLaiclaixedeconomy,adeupofprivateeconomyandstate-o

2、y,thenesthespiritofeconomiclaixedeconomy,throughconferringfreedomtoeconomicentitiesandconstraintingthem,conferringeconomicpoentandconstraintingthem,toenlargethesocialpublicinterests,maketherealequalityestrue,improvetheiclaixedeconomy.Keyiclaixedeconomy;spiritofeconomiclainiqueLafwy,J

3、-Lecaillon)在其所著《混合经济》一书中指出:“混合经济的根本思想,就是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及其计划机制实施市场调控和监督,从而对市场缺陷进行纠正和救治”,[2](P19)它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简称。乍看起来这与弥补市场失灵的国家干预没有区别,但它却是从所有制形式上来表述的。任何一种混合经济都包括国营部门和私营部门,而且一般说来,前者不仅包括非商业的行政部门,还包括以国有企业或国家大量参与为形式的重要经济部门。其基本施政思想有以下三点:(1)国家在调节市场方面发挥积极的干预甚至主导性作用;(2)通过建立全民性的、从出生到死亡的社会保障体制,实行广泛的社会

4、收入和财富再分配;(3)私营部门和国有部门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国家根据社会总需求和国家发展总目标(计划),以作为合作者或作为开明监督者的角色对国民经济实施强有力干预。[3](P21)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单一的私人所有制经济主要由民法调整,单一的国家公有制经济主要由行政法调整,而集私有制与公有制于一身的混合经济则应该由经济法调整,经济法正是为了适应混合经济应运而生的。因此,混合经济催生了经济法部门,它决定了经济法的任务与精神。历史地看,混合经济根源于欧洲的“社会市场经济”,其中以法国为代表。1944至1946年,法国根据第一个国家计划,对煤

5、炭、电力和运输部门,以及法兰西银行和四家全国性大商业银行实行国有化。上世纪80年代初,法国再度实施国有化,国有化的企业不仅涉及基础部门而且还扩大到某些竞争性很强的尖端工业部门,如达索飞机公司等。然而,现代经济法的产生却是以美国与德国为典型,前者是以反垄断为发端,后者是以鼓励垄断为发端,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是由于两者基于不同的经济改革思路所致。混合经济是基于对所有制的改革,而国家干预是基于对市场竞争的调节。然而,对国外制度的考察最终是为了本国制度改革服务,究竟哪一思路更符合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呢?我们知道,中国当代的经济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耐人寻

6、味的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学理论上却一直没有得到确切的定义。之所以在市场经济之上冠上“社会主义”这个限定词,这不应单纯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其实,社会主义自身便意味着国家干预,意味着宏观计划,意味着国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并存作为补充的多种所有制的混合。因此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混合经济。我国宪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可以说是混合经济的宪法依据。小平

7、同志说:计划中有市场,市场中有计划,这也是指混合经济③。因此,国家的经济所有制结构就奠定了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要的部门法地位。由此观之,经济法精神的来源路径有两条:一是传统的基于市场失灵而进行的国家干预经济,其中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二是基于单一的私人所有制经济(或公有制经济)向混合经济的转变而产生的经济法需要,其中以法国为代表。而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由于缺乏深厚的市场经济基础,市场失灵表现得并不很明显;与此相反,由于“统制经济”④的影响,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统制管理却应予尽快消除,因此我国的经济法需要更多依存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混合经济的转变

8、。由此我们认为,混合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