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研究

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研究

ID:10638252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研究_第1页
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研究_第2页
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研究_第3页
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研究_第4页
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研究一、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的全球化及X络化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呈现出虚拟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扁平化矩阵式等新的商业特征。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的管理范围是局部的、管理过程是分散的,管理成本偏高而销量偏低,无法适应新形势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许多跨国公司开始实施新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办法。2006年6月,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企业已开始试行全面风险管理。2010年,我国新修订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强调如何将风险导向审

2、计理念全面、彻底地贯彻到整个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积极的做出相应创新,调整自身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程序,形成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相一致的内部审计新模式。因此,如何将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吸收传统审计模式的优点,同时也关注企业战略、绩效、内部控制等全面风险管理,如何确保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有效配置、审计目标充分实现、审计效率得以提高,成为当前理论和实践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的全球化及X络化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呈现出虚拟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扁平化矩阵式等

3、新的商业特征。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的管理范围是局部的、管理过程是分散的,管理成本偏高而销量偏低,无法适应新形势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许多跨国公司开始实施新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办法。2006年6月,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企业已开始试行全面风险管理。2010年,我国新修订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强调如何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全面、彻底地贯彻到整个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积极的做出相应创新,调整自身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程序,形成与企业全面

4、风险管理相一致的内部审计新模式。因此,如何将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吸收传统审计模式的优点,同时也关注企业战略、绩效、内部控制等全面风险管理,如何确保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有效配置、审计目标充分实现、审计效率得以提高,成为当前理论和实践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二、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2001年1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重新修订并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重新定义为,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值和改进一个组织的运作。它运用系统性的专业

5、方法来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过程的有效性,从而实现组织目标。从中可以看出,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2001年1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重新修订并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重新定义为,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值和改进一个组织的运作。它运用系统性的专业方法来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过程的有效性,从而实现组织目标。从中可以看出,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内部审计有助于企业识别风险。内部审计模式经过60多

6、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控制基础审计、流程基础审计(也称为经营审计)、风险基础审计(也称为风险导向审计)、风险管理基础审计(也称为风险管理审计)四个阶段,企业风险管理设计结合了前述几个传统审计模式的优点,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甄别,在对企业管理层进行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客观条件、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及外部环境制度因素制约的情况下,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可能产生重要负面影响的所有重要事件进行识别,确定各类风险的。  1.内部审计有助于企业识别风险。内部审计模式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控制基础审计

7、、流程基础审计(也称为经营审计)、风险基础审计(也称为风险导向审计)、风险管理基础审计(也称为风险管理审计)四个阶段,企业风险管理设计结合了前述几个传统审计模式的优点,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甄别,在对企业管理层进行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客观条件、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及外部环境制度因素制约的情况下,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可能产生重要负面影响的所有重要事件进行识别,确定各类风险的。  2.内部审计有助于企业度量风险。在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甄别之后,就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内部审计人

8、员的评估重点是对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衡量的恰当性进行确认,包括风险的类型是否全面、风险发生的概率是否客观、风险衡量的方法是否科学、风险衡量的模型是否可行等方面。对不恰当的估计应予以更正。采用的方法一般包括:调查和专家打分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