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ID:10646951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_第1页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_第2页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_第3页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_第4页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论文摘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而言,需要学习和摸索以及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性。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以下的6个二级学科,都是很有必要的。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方法论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研究生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仍着力在对具体内容的认知及其梳理,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毫无疑问是不够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而言,需要学习和摸索以及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性。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对于研究“马

2、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以下的6个二级学科,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背景底色和理论空间  马克思主义在其产生之后,如同人类一切重大的思想形态或重大的理论学说,都有一个其创始者、原创理论与后继者、后来实践之间的互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有必要研究其概念、范畴和原理,因为它们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土壤底蕴”、“背景底色”和“理论空间”等。例如,马克思主义发展论本身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内容本身,即不同于理论认知,也不能等同于实践,而是根源于实践而对实践所作的能动的思维理论和逻辑把握。其研究的基本对象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

3、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自身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的生成和演变的历史逻辑;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自身转化为其对象世界之中并从而认识、改造这一世界的实践进程;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自身所独有的逻辑规律;四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即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逻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发展论研究的概念范畴有:马克思主义的主旨及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与事实;马克思主义的取向与趋势;马克思主义的现有与应有;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与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文体与话语;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与“非正统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性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的时

4、代性与民族性;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性”与“非西方性”;马克思主义的区域性与世界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学术性与理论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等等。  又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结合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研究生对此学习和研究必须关注有关的研究动态类文的介绍。研究动态类文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纯粹的观点综述,二是研究述评,三是研究新进展,四是研究趋向的思考,五是研究历史、现状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为例:研究述评类的有发表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4期的《近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等;研究新进展类的有《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的《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进展》等;研究趋向思考类

6、的有《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的《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思考》等;研究历史、现状和方法类的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方法》、《福建论坛>>2008年第l2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与问题域》等。  二、问题意识和研究的生长点  学界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问题意识的专门研究已在生长之中,除论文外,专着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俞吾金的《问题域的转换一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等,相关参考论着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掌然的《问题的哲学研究》、中山大学

7、出版社出版的《问题与科学研究一问题学之探究》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为例,研究缺失(生长点)的表现:  第一,史与论中的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专门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探索构建一个认识框架或模型。例如: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思想基础、认识要求、主体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应当遵循怎么样的基本原则?如系统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训是什么?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不仅“是什么”,而更在于“为什么”、“怎么样”和“靠什么”?一般而言的基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

8、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那么,哪些基本原理?究竟如何结合才是有机的、合理的?结合的路径是怎样的?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即应该如何化、怎样化才是科学的?中国化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如何运用、遵循这些规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