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形批评论研究论文

关于圆形批评论研究论文

ID:10659244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圆形批评论研究论文_第1页
关于圆形批评论研究论文_第2页
关于圆形批评论研究论文_第3页
关于圆形批评论研究论文_第4页
关于圆形批评论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圆形批评论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圆形批评论研究论文..毕业论文摘要:圆形批评是贯穿王先霈新时期以来学术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我国新时期文学批评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酝酿到成熟,圆形批评为我国文学批评学建设确立了科学的学科观念,为西方普遍主义影响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为当前多元化语境中的文学批评学发展提出了一套整合性方案。论文关键词:王先霈;文学批评学;圆形批评王先霈多年来一直从事文艺学研究,先后出版了《文学评论教程》、《圆形批评论》、《圆形批评与圆形思维》等学术专著20余部。他以圆形批评为核心的文学批评思想为我国新时期文学批评学建设确立了科学的学科

2、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一种新的批评观念..毕业,是我国新时期文学批评学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范畴。一“圆形批评”作为贯穿王先霈近20年来文学批评学思想始终的一个核心概念,由酝酿到提出,先后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一)倡导独立性的文学批评学学科1980年代以前,我国的文学批评长期被视为文学创作和社会政治文化的附庸,缺乏独立、自觉的学科意识。而在王先霈看来:“文学批评也需要批评,也需要专门的研究,作为对批评的批评或对批评的研究的批评论,不但有存在的理由,而且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所以,他率先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文学批评学专著《文学评论教程》,成立了国内第

3、一个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倡导建立独立的文学批评学学科,并得到了认同。在他看来,文学批评有着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即“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州。王先霈对文学批评学学科的倡导为我国发展独立的文学批评学作了探索性的贡献。(二)倡导开放性的文学批评方法1980年代末,文学批评学在我国获得迅猛发展,特别是在“新方法热”中,西方近百年来的文艺思想蜂拥而至。紧接着,如何处理外来文论和本土文论的关系就成了摆在每一位学人面前的时代命题。在切实研究了不同文化传统之后,王先霈开始倡导一种开

4、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他在充分肯定社会历史批评这一具有民族性文论传统的基础上,还指出了一个各种文学批评方法理应共有的理论品格——开放性。社会历史批评需要开放,其他文学批评方法也需要开放,这种体现在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中的理论思维观念恰好是“圆形批评”所追求的“互谐”境界,只有具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开放性品质,方能在互谐中获得自身的长远发展。(三)倡导整合性的文学批评观念1992年,针对当时各执一端的直线型文学批评、缺乏确定审美内涵的散点型文学批评以及文学批评理论中的操作主义倾向问题,王先霈在其《建设“圆形”的文学批评》一文中明确提出“圆形批评”观念。在他

5、看来,文学的性质并非单一的文学批评学派、文学批评理论所能涵盖的,因为深刻性往往与片面性结伴而行,所以应该提倡文学批评多种角度、多种方法的共存,且在各种角度中应始终把握住文学的审美特质,因为那种机械、琐碎、技术化、程式化的解剖可能背离文学批评的根本旨归。于是,取直线型文学批评之周严的理性分析、散点型文学批评之鲜活的感性体悟及操作主义文学批评所忽略的文学之审美特质,王先霈最终提出了一种可以用来整合所有文学批评角度和方法的圆形批评观念,即要求文学批评克服孤立的、僵硬的、片面的、直线型的批评观念,通过批评主体的自谐及与不同批评流派、不同批评风格的互谐使文学批评走向一

6、种批评的“圆形”境界。二圆形批评观念对我国新时期文学批评学学科建设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科学性学科观念、民族化批评思维和整合性批评观念三个方面。(一)确立科学的学科观念王先霈圆形批评观念的首要贡献在于他对独立性文学批评学学科的倡导,划清了文学批评学在新时期文艺学整体发展中所处的不同的理论维度,确立了科学的学科观念,且始终“走在学科领域的前沿,筚路蓝缕、拓荒垦新”,为我国文学批评学科的建设做了开创性的工作。1.匡正对传统文学批评观念中的种种“误区”在我国传统文学批评观念中,文学批评历来被视为“小道”、“附庸”,这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学批评的独立品格。这种观念严重束

7、缚文学批评学的发展,致使我国的文学批评学建设在1980年代以前步履维艰。而圆形批评观念对文学批评学学科性质的定位进行了探索,实质性地推进了我国新时期的文学批评学的学科建设。2.廓清当时流行的文学批评观念1980年代文学批评中流行的两大批评观念,一个是以横向移植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为特征的各种科学主义文学批评;另一个倡导“批评即选择”,认为批评是一种相遇的各种人文主义文学批评。这两种批评观念,一方面将文学批评从意识形态主宰的话语枷锁中解放出来,使批评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他们自说自话、互不相容的存在也造成批评理论某种程度上的混乱。在这种时代境遇下,王先霈深

8、人总结了这两种批评观念,指出文学批评既不是纯客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