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汇报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汇报

ID:10659919

大小:4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汇报_第1页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汇报_第2页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汇报_第3页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汇报_第4页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汇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无锡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汇报无锡市人民政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池塘满荷、莲花绽放的季节,我们迎来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审专家组一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和专家来锡考察指导、评估论证,表示热烈欢迎!将无锡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无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要工作目标。从2000年无锡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确立加强文物保护,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奋斗目标,至2005年12月3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无锡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之后,我市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工作力度。经过一年的积极筹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取得显著进展。2006年12月30日无锡市政府正

2、式提出申请,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2月8日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申报无锡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下面,就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申报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一汇报。一、无锡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客观条件。无锡是一座具有6000年人类生活史,3100多年文字记载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无锡城市历史源远流长,11翻开无锡地下史书:洪口墩遗址、彭祖墩遗址、丘承墩遗址、赤马咀遗址等所代表的马家浜文化遍布无锡大地,见证着无锡先民早在7000年前就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浩瀚的史书记载了太伯奔吴,居无锡梅里建“勾吴国”,开创

3、了长江下游、太湖之滨第一个文明古国的光辉历史。今年江苏的考古专家在无锡城郊的太湖之畔考古发现了春秋时期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郭城和1.2平方公里的内城,把无锡自汉高祖5年(公元202年)设置无锡县的建城史推前至2500多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锡这座城市在每一个节点上都翻涌出醒目的浪花。无锡是古代吴文化发源地和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还是当代乡镇企业诞生地。商末泰伯定居梅里,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在此交融,吴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明代后期以无锡人顾宪成、高攀龙为首,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名扬天下。光绪二十一年,无锡就出

4、现民族资本企业,带动了当时全国民族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无锡又成为中国乡镇企业诞生地,为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元素的培育做出了历史的贡献。无锡至今保存着大量的吴文化和民族工商业文化遗存,以泰伯墓、泰伯庙、泰伯渎、彭祖墩、阖闾城遗址和鸿山遗址为代表的吴文化遗存,以荣巷、振新纱厂、开原机器厂、鼎昌丝厂、茂新面粉厂和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等为代表的民族工商业文化遗存,以及馆藏文物3万余件的无锡博物馆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地东林书院等,这些闪耀着“吴文化”、“工商文化”和“运河文化”独特标志的遗存,印证了无锡城市辉煌的历

5、史和文化底蕴,反映11了无锡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和享有的广泛影响。无锡城市历经上千年历史,至今保留着龟背形平面格局,地址始终未迁,城名一贯至今,成为古城文脉延伸的特征符号。无锡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县。县城建在惠山东麓,古江南运河西岸。唐宋以来,城址向古运河东岸扩展一倍,形成的以古运河为中轴线的“龟背状”和“一弓九箭”的城市空间布局并保留至今。城区历史街区众多,现存荣巷、惠山、清名桥沿河、小娄巷等四大历史街区,保护面积52.24公顷,为全省第二位。城内还保存有日晖巷、蔡家弄、淘沙巷等江南街坊,城郊有荡口、严家桥、黄土塘、玉祁、礼舍、周新镇等古镇。街区、古镇保持着历史建

6、筑风貌和原生态社会环境。无锡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342处,位居全国前列。市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6处,文物遗迹控制单位86处,大型地下文物埋葬区5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首期公布20处。国保总数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5位,各级文保总数均居全省第三位。地下遗址和不可移地文物主要集中市区和城郊,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完好率达70%。无锡是非物质文物遗产较为丰富的城市,江南无锡人杰地灵,也孕育了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明,其代表作有惠山泥人、江南丝竹、蓝印花布、11锡剧、竹编竹刻、顾绣锡绣、吴歌等。无锡在抓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同时,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

7、产保护,建立了惠山泥人博物馆、无锡民间艺术博物馆、锡剧博物馆、蓝印花布博物馆、阿炳艺术纪念馆。无锡惠山手捏泥人等3项已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锡剧、锡绣、道教音乐等10项已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工业遗产众多,成为无锡鲜明的城市特色。无锡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中心,早在元代便有“置仓无锡,以便海漕”的记载。明清时期,逐渐成为江南漕粮集中地和商品粮集散地。至清光绪年间,无锡已有米行100余家,堆栈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